告親兒只求子女“常回家看看”
作者:丁賀 許春燕 發(fā)布時間:2011-11-02 瀏覽次數(shù):490
10月31日,徐州泉山區(qū)法院來了一位特殊的當(dāng)事人,他白發(fā)蒼蒼,拄著拐棍,一個人顫顫巍巍地來到了訴服大廳。他叫王玉清,要起訴自己38歲的小兒子王有才,要求他返還十一萬余元借款。在法官的熱情接待下,王玉清老人淚眼婆娑,說出了自己的辛酸。
“我哪里是想他還我的錢啊,我都85歲了,要錢有什么用!我是想讓他能常回家看看我啊!”王玉清老人是國有企業(yè)的退休職工,每月有七千余元的退休工資,經(jīng)濟(jì)方面相當(dāng)富足。老伴多年前去世后,他一直獨自生活,6個子女早已成家立業(yè),但很少有時間去看望老父親。雖然有保姆悉心照料,但老人心中一直非常孤獨。最近很長一段時間,幾個子女都沒來看望老人。老人打去電話,得到的總是“現(xiàn)在太忙,過一段時間有空了再去”。老人最終難以忍受思念的煎熬,就想讓法院強(qiáng)制子女們常回家看看。可一咨詢律師,卻被告知,這種要求沒有法律依據(jù),不能得到支持。老人苦思冥想,想起小兒子王有才曾向他借過十一萬元錢。于是就出現(xiàn)了開頭的那一幕。
王有才到庭后訴說了自己的委屈:“我們都很忙,父親的身體也很好。他年齡大了,變得越來越固執(zhí),有時舉止也很怪異,我怕產(chǎn)生矛盾所以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去看看他。”為了從根本上化解矛盾法官耐心地做了大量的調(diào)解工作。通過父子間點點滴滴的回憶來感化王有才。在法官的努力下,王有才當(dāng)庭寫下保證書,承諾以后每周都要去看望、照顧父親,也會積極勸說其他兄、姐常看父親,“我們確實都沒有顧及老父親的感受啊!謝謝法官,謝謝您讓我們明白了親情的可貴!”。看到兒子悔悟,老人欣然撤回起訴,并對法官表示真誠的謝意。(文中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