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陳某與李某于20061010簽訂了二手房買賣協議,協議約定:坐落于濱海縣東坎鎮朝陽小區的A幢樓套間203室及室內家具(空調2臺、冰箱1只、床2張、餐桌1張、凳子6張)轉讓給李某,價金9.5萬元,并且辦理了房屋過戶手續。陳某原房產證上沒有附注登記車庫,但陳某于買此套間一年以后買了鄰居家的車庫并且一直使用。李某現訴之法院,要求陳某交付車庫給他。

[分歧]

法院對如何處理該案形成兩種不同意見:

意見一:該案中車庫與套間是從物與主物的關系,從物應隨主物一起轉讓給了李某,所以車庫應歸李某;

意見二:該案中車庫與套間是陳某在不同時間從不同人處購買的,并且依據現在的商品房買賣習慣車庫都是單獨計價買賣的,該案中車庫與套間不是從物與主物的關系,房屋買賣協議又沒有約定車庫買賣,故該車庫應歸陳某所有。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本案爭議焦點為該套間房與車庫是否為主物與從物的關系。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主物與從物,通說認為構成從物須具備以下要件:1非主物成分;2常對主物起輔助作用;3與主物同屬一人;4須交易上無特別習慣。該案中車庫符合從物構成的前3個要件,但不符合第4個要件,因為現在商品房買賣中車庫與套間都是分別計價、分別買賣的,可以分別獨立成為所有權的客體,如果沒有簽訂車庫買賣協議,則就沒有買賣車庫。而且許多樓房都沒有車庫,房屋同樣在買賣、使用,故該案中車庫與套間不構成主物與從物的關系。物權法第74條第2款也規定建筑區劃內,規劃用于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該案中當事人在合同中將凳子買賣都明確約定了,卻沒有約定車庫買賣,也沒有約定附贈、出租車庫,顯然陳某沒有處分自己的車庫,該車庫當然屬于陳某所有。

隨著經濟的發展車庫對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重要,房屋買賣也越來越頻繁,建議業主們在買賣房屋時明確約定車庫的買賣與否,這樣可有效的避免因車庫歸屬引起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