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發紅包幫助"弱女子" 五名男子陸續被詐騙23000余元
作者:如皋市人民法院 丁冬蘭 白羽翔 發布時間:2021-12-16 瀏覽次數:1665
520、1314、3344、758……隨著微信紅包的興起,這些數字往往被賦予特殊意義,常用于關系較為親密的男女之間發送紅包或者微信轉賬表達情意。日前如皋法院判決的一起詐騙案,犯罪分子范眉(化名)利用過生日等借口,要求微信添加的男性好友轉發紅包送祝福,從而實現詐騙的目的。
偽造空姐身份 發布抖音交友
廣東女子范眉通過抖音散布微信號,添加男性網友。聊天中,范眉謊稱自己是浙江人,是一名空姐,與前夫離婚后一直單身。幾天之后,范眉說自己的生日到了,希望男性網友能發紅包給她送祝福,紅包數額要有寓意。微信轉賬的,要備注她的姓名及“我愛你”,她要將紅包和轉賬的截圖發給前夫,氣氣他。
為了打消男性網友的戒心,在要求網友轉賬時,范眉會主動向網友索要銀行賬號,然后發來向網友銀行賬號轉賬1000、2000元不等的截圖,讓網友按照其轉賬的金額,再微信發紅包或轉賬給自己。
范眉此舉,看起來套路并不是太深,但也許是陷入其刻意營造的“溫柔陷阱”,短短5天,竟然有5名男子上當受騙。有的是轉賬后,微信被拉黑才發現被騙。有的則是24小時后查詢銀行卡,發現根本未收到范眉的轉賬,才驚覺受騙。五名受害男子多的被騙9000余元,少的也有1000多元,合計被騙23000余元。
其中一名受害男子報警后,范眉被立即抓獲,這才避免更多的網友栽入騙局。
幫助微信套現 姐弟共同犯罪
范眉案發后供述,上述通過微信詐騙的款項都是其弟弟范港(化名)幫忙通過微信套現的。除了幫助套現,弟弟還會到網上找一些詐騙的話術發給范眉,并幫助范眉操作微信添加男性網友。
因未能立即抓獲范港,公安機關決定刑事拘留上網追逃。2021年6月,范港被逮捕歸案。
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范眉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已觸犯刑律,構成詐騙罪。責令范眉退出全部贓款發還被害人,并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七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八千元。
被告人范港明知他人實施電信網絡詐騙,仍為其提供發送話術、套現詐騙所得等幫助,參與詐騙金額較大,其行為已觸犯刑律,構成詐騙罪。范港與范眉共同故意實施犯罪,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從犯。2016年范港曾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018年刑滿釋放。此次犯罪系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系累犯,應當從重處罰。范港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八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