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資、規避執行 上演“改名換姓”大戲
作者: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法院 顧正陽 發布時間:2019-08-27 瀏覽次數:869
2019年初,李某實際控制的某軟件公司工資多月不發,工人倪某等向吳中區勞動仲裁委等申請仲裁,最終確定欠付15名工人工資20多萬元,因該軟件公司未自動履行義務,工人向吳中法院申請執行。
執行中查明,被執行人已人去樓空,承辦法官依法將公司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并對法定代表人李某限制高消費及有關消費措施。經承辦法官多方尋找,最終在公安機關協助下控制到李某。李某原系臺胞,現已辦理了我國居民身份證,卻仍然使用臺灣護照及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在國內乘坐飛機等,且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上名字與居民身份證不符,以規避限制高消費措施對其的影響。被控制到后,李某拒不承認自己的身份,堅稱自己是臺灣人,與被執行人毫無關系。
承辦法官的火眼金睛早已看透了李某的謊言,面對拒不承認的李某,雙管齊下,一方面用早已掌握的李某生活照進行比對,同時又通知工人代表到庭進行辨認。同時,承辦法官也發現,李某所持臺灣護照上曾用名暴露了他改名換姓的事實。面對鐵證如山,李某未等工人代表到庭即承認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并拿出自己一直保存在手機里的居民身份證用以核對。
被執行人拖欠工資時間長達半年,涉及工人多,涉案金額較大。作為一個輕資產的軟件公司,公司名下資產很少,持股結構復雜,工人維權難度很大。聽說法定代表人已經到法院,工人們的維權群中一片歡騰之聲。大家紛紛表示愿意到法院來辨認,也親眼再見一見欠薪的“罪魁禍首”。
李某到庭后,承辦法官要求其申報公司名下財產并履行義務,并告知其拒不申報財產或者虛假申報財產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李某表示其會如實申報。根據其申報情況顯示被執行人名下無可供執行的財產。此時執行陷入僵局,到庭的工人代表覺得維權無望,情緒激動,甚至撥打110報警電話,工人們的維權微信群中也是一片憤怒與失望情緒。此時承辦法官一方面耐心與工人溝通,紓解他們的焦躁情緒,又同時仔細對法定代表人李某再次詢問。最終李某稱公司還有部分電腦、pos機等,但已將其運至佛山。承辦法官嚴肅告知李某,由于其陳述與財產申報令前后不一致,故意隱瞞財產,法院將嚴肅處理。李某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千方百計刷信用卡及向朋友借錢湊足全部執行款,本案執行完畢。但是,因李某故意隱藏身份逃避法院所采取的限高措施,未如實申報財產,依法對其個人罰款2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