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工業園區法院在一起買賣合同糾紛的執行中,通過5個月調解的“善意執行”措施化解了一起群體性矛盾糾紛,解決了1249戶業主房屋產權證辦理問題。

房地產公司陷財務困境 逾期還款名下土地被查封

成都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房地產開發企業,2018年因拖欠蘇州某公司設備款被訴至蘇州工業園區法院,法院于2018年10月作出民事調解書,約定房地產公司按期還清欠款201余萬元。調解書生效后,房地產公司僅支付40萬元,其余欠款均逾期未還,經蘇州公司申請,法院于2019年3月立案強制執行。

經查,房地產公司資金鏈斷裂,名下無其他可供抵押資產,僅有位于成都新津縣一處國有建設用地G,工業園區法院故委托新津縣法院對國有建設用地G進行查封。后法院了解到,查封的土地用于開發樓盤A,該樓盤項目共修建住宅1200余套(其中銷售備案1249套),已于2017年向業主交付使用。

1249戶產權證辦理受阻 法院依法回應訴求

對于法院的查封行為,房地產公司提出執行異議,稱其名下涉案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全部房屋、車位資產已有償轉讓給了購房者并完成交付,其已不再享有土地使用權,且查封措施導致購房者產權登記程序無法推進,給買受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便。法院經審理認為,執行過程中,人民法院根據申請執行人的申請可憑依法作出的裁定,查封登記在被執行人名下的不動產。本案中,被執行人歲與若干案外人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但未辦理產權登記手續,上述土地使用權仍屬于被執行人,故駁回異議申請。

之后,陸續有A樓盤業主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同時,新津縣法院、不動產登記中心等部門向工業園區法院發函表示,查封措施給1249戶業主辦理分戶產權登記帶來了困難,對當地穩定也造成了一定影響,希望工業園區法院在案件審理和執行過程中能夠充分考慮群眾的實際訴求,依法妥善處理案件。而在此之前,A樓盤項目業主辦理不動產權證問題已是當地近幾年的社會熱點問題。A樓盤在開發過程中,因多次延期交房及房屋質量等問題引發業主信訪,成為當地涉及信訪維權人數最多的樓盤。

為了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積極回應群眾訴求,工業園區法院經商討決定,全力做好申請人蘇州公司的調解工作。

5個月全力調解 涉案土地終獲解封

“從去年年底開始,我們就一直在做申請人的調解工作。”該案承辦法官說。期間,工業園區法院積極聯絡新津縣法院、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及不動產登記中心,將1249名業主無法過戶的問題及時向申請人披露,并多次通過電話和當面約談,向申請人做了司法解釋和調解工作,同是與申請人重新商討制定妥善的調解方案,以實現申請人與業主利益的共贏。

通過5個月的調解,申請人蘇州公司于2020年5月28日主動提交解封申請,工業園區法院當即通過申請,并委托新津縣法院進行解封操作。6月10日,涉案土地正式解除查封。新津縣不動產登記中心順利啟動了1249戶業主辦理不動產證的程序,解決了困擾業主多時的難題。

“貴院法官將國家賦予的職責認真貫徹落實到為人民辦實事上,‘群眾事無小事’這句話在貴院和法官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踐行了司法為民的宗旨!也正是因為貴院依法、高效、文明、嚴謹的司法作風,才為地方穩定、社會和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涉案土地解封后,新津縣信訪聯席會議辦公室代表A樓盤業主向工業園區法院送來一封感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