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在QQ上冒充公司老板,讓會計轉賬實施詐騙的案件近期時有發生,近日,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就審結了這樣一起詐騙案件,被告人張某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

  看騙子如何設餌施騙

  被告人張某是廣西賓陽人,二十出頭,初中文化,卻有一套“嫻熟”的詐騙技巧。在去年七月初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他就成功實施3次詐騙,其中一次騙得一家企業的出納分5次匯出的130萬元。他是如何實施詐騙的,又是如何得逞的?法庭審理過程揭開了這個秘密,從被告人的供述及相關的證據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騙子是如何步步為營,設餌施騙的。

  去年7月5日,被告人張某在廣西的租房內通過筆記本無線網卡上網,到處搜索比較有名的廠家。在瀏覽江蘇一家地板廠的網站時,他發現有該廠的客服QQ,以及老板的相關信息,他就把自己QQ簽名改成老板的名字,QQ頭像也換成地板廠的廠標,還把個人資料及QQ地區都改成和地板廠一致的資料。然后他就加了客服的QQ,以老板的口吻問他是否在線,客服回應后,他就讓客服發一份公司的最新通訊錄給他,開始客服說沒有,但一想是老板,還是馬上通過QQ發了一份過去。張某看到通訊錄上財務負責人姓趙,就跟客服說讓趙會計加他QQ,說有事安排。過了一會兒,客服說趙會計今天休息,他就讓客服找另一個會計陳某,后來客服說陳會計也不在,是否可以找會計助理小王。張某就說那就讓小王加他QQ。當天下午2點多一點,小王主動加了張某的QQ,張某說趙會計和葉會計都不在,問小王能否查詢公司賬上還有多少余款,小王就說要問出納小李,后來她說公司賬上還有300多萬。張某就說他需要保證金30萬,讓小王安排,還說馬上要付,小王就說已經和出納小李說好,她會在半小時后到公司。過了半個小時左右,出納小李主動加了張某的QQ,張某就把一張農行卡賬戶信息發給她,要求她匯款30萬,還讓她安排好后截圖發給他,他要傳給客戶,并對小李說劃款手續回頭再補。下午3點多,出納小李就把30萬匯到張某指定的賬戶,并把匯款單截圖發給了他。過一會兒,他又讓出納把50萬尾款匯過來,出納說公司農行卡上款子不夠,他就說先轉25萬,并把匯款單截圖也發給他,另外25萬從公司的另一個賬號上轉,這樣三次一共轉出80萬。過了一會兒,張某又說還有兩個項目在談,并問賬上還有多少款子。出納說還有52萬,他就讓她再轉50萬,出納就分二次把50萬元劃到了張某指定的帳戶。

  詐騙猖獗“服務一條龍”

  7月8日,出納小李拿著匯款單據讓老板簽字,老板大吃一驚,因為7月5日當天他一直在公司,也沒有安排過匯款。當小李將事情經過向他匯報后,才發現被騙,立即報了警。

  經公安部門偵查,發現犯罪嫌疑人有可能藏匿于廣西南寧。7月22日,公安機關通過技偵手段在廣西南寧一家酒店內將張某抓獲。在抓捕過程中,張某預計到警方的到來,將無線上網卡丟入抽水馬桶沖走,并將筆記本電腦從窗戶扔出,警方起獲了被丟棄的電腦,并將其依法扣押。

  據被告人張某交待,利用QQ冒充公司老板實施詐騙,在當地非常普遍,而且各個環節分工明確,如有人專門注冊QQ號碼,提供給他人使用,有人專門提供用虛假身份信息申領的銀行卡和銀行賬號,也有人專門從事POS機的套現,可以說是“服務一條龍”,這讓騙子實施詐騙非常順手。

  據了解,類似的詐騙案件近期在吳江、昆山、太倉等地時有發生,作案手法如出一轍。今年的3月27日,吳江北厙的一名公司出納被同樣的手法騙走78萬元。3月24日,一家電子公司的會計被騙走41.5萬元。

  法官提醒轉賬需謹慎

  面對頻頻發生的QQ詐騙案件,警方提醒,詐騙團伙通過加入會計QQ群或者獲得公司信息的方法,冒充公司負責人或業務員,以急需資金為由要求財務人員將款項匯入指定的銀行賬戶。不管騙子采取何種方式,但萬變不離其宗,最終的目標都是要求銀行轉款。

  承辦此案的法官也提醒市民,在接到要求轉賬的信息后,務必當面或者通過電話核實對方的身份,不要輕信網絡說辭。特別是企業的財務人員,一定要嚴格遵守財務制度,在未核實身份前不要輕易匯付款項。就像上述案例,當天公司老板就在公司,如果留個心當面去請示或者打個電話核實一下,就可以避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