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信出國掙錢謊言失財 法院調解及時挽回損失
作者:潤萱 發布時間:2015-03-31 瀏覽次數:672
輕信國外打工可以掙大錢,交了中介費卻發現上當受騙。近日,鎮江市潤州區人民法院妥善調處該批群體性涉勞務返還財產糾紛。
急于出國掙大錢 輕信謊言被訛騙
安徽省毫州市某行政自然村村民黃某等12人,本著出國掙大錢的想法,經老鄉介紹認識了曾經在國外打過工的張某。
在交談過程中,張某見黃某等人出國掙錢心切,心想何不借此大賺一筆,于是張某夸下海口,稱俄羅斯可以掙大錢,只要黃某等人每人出三千塊錢的出國勞務中介費,就可以帶他們去。黃某等人聽老鄉介紹,得知張某之前確曾在國外工作過,當時老鄉就是在張某手下干活,便信以為真,每人給張某出國勞務中介費三千余元。
為取得黃某等人的信任,張某收錢后,一本正經地給黃某等人開具了加蓋公章的“正規”收據,后又為黃某等人辦理好護照。黃某等人哪知張某收中介費時所開收據,系冒用恒隆對外勞務工程有限公司的名義,所蓋公章也是其找人私刻的。
騙局被破明真相 幡然醒悟打官司
黃某等人拿著“正規”收據,記著張某的承諾,想著即將可以去國外掙大錢,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對美好未來充滿憧憬,有的甚至已經盤算著掙了錢怎么花。就在黃某等人滿心歡喜地來到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找到收據上載明的公司時,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他們,張某根本沒有介紹工人出國打工的證件、執照,更沒有中介資質,并且收款收據上蓋的章也與公司的真章不符。
這個消息給黃某等人當頭一記悶棍,將黃某等人出國掙錢的美夢打了個粉碎,黃某等人這時才明白上了當,受了騙,他們于是又輾轉回到本市,找到張某要求退還每人三千余元的勞務中介費,但張某卻惡語相向,且拒不返還。黃某等人見協商不成,無奈報警,經多次協商無果,并一度與張某發生肢體沖突,遂訴至法院要求張某返還錢款。
辨法析理樹威信 居中調解了糾紛
案件訴至法院后,承辦法官發現該批案件被告為同一人張某,原告均為外出打工掙錢的工人黃某等12人,涉案人數眾多,影響廣泛,各方當事人情緒激動,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將造成更大的社會矛盾,甚至引起群體性上訪。
法官決定采取“背靠背”方式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通過對張某釋法明理,詳細闡述此種行為的法律后果及其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后,張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同意返還黃某等人部分費用,但稱自己先期為黃某等辦理了護照的費用應予扣除。此方案得到黃某等人的同意,最終以張某返還1800元達成一致意見。
考慮到張某不是本地人,僅僅在鎮江暫住,黃某等人即使憑著生效的法律文書,也可能難以拿到錢。為了保證調解協議能及時得到履行,法官又督促張某即時去銀行將錢取出,當場交給黃某等人。
“雖然費了一番周折,但錢總算拿回來了,今后出國一定要找正規的中介。”黃某稱。張某的欺騙行為令剛滿十八周歲小李十分沮喪,“出國打工不太靠譜,我還是老老實實在國內找工作吧。”其他人也紛紛表示贊同。
該批案件的妥善化解,不僅避免了群體性糾紛的進一步惡化,還做到息訴止爭,案結事了,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