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跟韓國的貿易往來不斷加強,并且隨著韓國文化產業的大行其道,許多普通人也開始學習韓語作為一門備選語言。

  小樸是黑龍江的一名朝鮮族小伙,因為是少數名族的關系,所以小樸從小就會說韓語。再加上其名字跟韓國名字特別像,小樸平時穿著打扮都刻意模仿韓國男星,所以初次認識小樸的人都會以為他是韓國人。因為語言的便利,所以小樸在某韓資企業找到了一份翻譯的工作,由于工作勤奮很快成為了韓方老板的貼身翻譯。

  某一次,公司與中國的合作商發生了合同糾紛,初來乍到的韓國老板對中國法律一無所知,所以就像小樸傾訴了自己的問題。小樸為這個老板打工幾年,深知這個老板家底豐厚,所以動了歪念,想要從這個老板身上騙點錢然后自主創業。因此,小樸謊稱自己認識某高官,所有的國際案件都能搞定,并且聲稱自己能夠幫忙牽線從而讓老板在訴訟中獲勝。小樸的老板一聽頓時心花怒放,告訴小樸立刻去搭上關系,如果需要資金支持只管開口。小樸知道老板已經上鉤,于是開始周密部署。小樸裝作要事先打聽為由,私下里聯系了朋友吳某,希望其假扮成某高官的秘書,并答應事成之后付給吳某一定的好處費。幾天后,小樸就告訴其老板牽上線了,但是需要給人家一定的好處費,并且開口要了10萬。小樸的老板心想著只要官司能解決花點錢也無所謂,所以痛快的給了小樸10萬元現金,并且把相關的資料一并交給了小樸。小樸和吳某約老板在一家咖啡廳見面,期間小樸還避嫌離開。等到他回去之后,某老板稱高官的秘書已經帶著東西離開了。小樸欣喜,計劃成功了,之后小樸就打電話給吳某拿到了10萬元,并給了吳某1萬塊作為跑腿費。剩下的錢小樸都存入其女友賬戶,開始了花天酒地的生活。

  可是,自打老板付了10萬以后,小樸就開始躲躲閃閃,甚至不正常上班了。老板問過小樸好多次事情辦得怎么樣,小樸見事情就要敗露,便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就這樣小樸輾轉好幾個城市回到了東北老家。失去了與小樸的聯系,韓國老板最終發現自己受騙上當了,立刻板報了警,警察根據小樸的逃跑軌跡將人抓獲。在法院的審理過程中,小樸對于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并且承認自己根本不認識什么高官,全是想要從其老板手里騙取自己投資的資金。最終,小樸因為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款人民幣三千五百元。暫扣贓款返還被害者,并且不足部分繼續退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