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開發區法院執行“會戰”凌晨打響
作者:史元昭 發布時間:2015-02-10 瀏覽次數:549
“你們不能帶走我的兒子,我不讓你們走。”2月7日凌晨,被執行人殷某的母親攔在鎮江開發區法院執行干警面前。通過4G執行記錄儀,該現場被同步傳到法院執行指揮中心。
2月7日凌晨4點,開發區法院23名干警分成兩組,走遍丁崗、大路、姚橋等鎮、街道、中心社區,甚至驅車至丹陽,尋找、說服被執行人。凌晨的鄉村寒氣襲人,滴水成冰。
執行法官與“老賴”們之間的較量已變成一場“游擊戰”。開發區法院干警趁著月光行動,希望讓更多失信被執行人看到法律的公正與威嚴,讓更多的執行申請人看到生活的美麗與希望。
簽了離婚協議,卻不給補償款
“我們是開發區法院的,請問殷某在家嗎?”敲了好久門,院里才有人回應。“法院的?我不相信法院會在夜里工作,我要打110報警。”庭院里的人始終不相信干警的身份。在110執勤民警到現場后,他才打開院門。
“我是殷某的父親,你們有什么事?”“您兒子殷某和馬某簽了離婚調解書,約定補償馬某5萬元。這么長時間了還不履行法院判決的義務?現在馬某申請執行了,我們來讓您兒子按期履行給付補償款義務。”
見到殷某后,殷某承認了離婚調解書。但其父母卻以殷某不懂事才簽了離婚調解書等理由不予配合。
在干警將殷某帶走時,他母親突然拖著開發區法院執行局局長李仁福衣服死活不丟,情緒激動大哭大喊,還阻攔在門前不讓帶走殷某,出現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殷某的父親也情緒激動。
“您兒子已經是成年人了,簽的離婚協議都具有法律效力,你們不能溺愛,可以到法院來解決問題。”李仁福耐心勸說教育殷某父母。
近兩個小時的說理釋法,殷某父母才讓法院干警離開。在法院里,殷某同意先行給付1萬元補償款,并支付了執行費,剩余款項將按期給付。
寶馬車里驚醒,多年案款到位
“我看到薛某了,他在丹陽某工廠門口,你們快來吧。”
薛某,幾年前經營工廠,拖欠執行申請人合同款6萬余元。當時,開發區法院執行局執行到位3萬元。后薛某“跑路”,幾年不見蹤跡。開發區法院將此案列為院督辦案件進行清理。法院執行局法官曹涌經常與申請人聯系,希望他提供線索。一接到執行申請人電話,開發區法院執行干警立刻趕往丹陽。
走高速,穿鄉村,不到一小時到達丹陽市某工廠門口。當開發區法院干警出現在薛某面前時,他正躺在寶馬車里睡覺。敲窗后,薛某驚醒,看到圍在四周的法院干警,手里的手機一下子掉到地上。
將薛某帶回法院后,薛某自己講,真是意外,跑了這么久,還是被找到了。在執行法官耐心工作下,薛某愿意支付剩余款項。
“為你們服務是應該的。”執行申請人當天拿到該執行款后,執意要請法院執行法官吃飯,被開發區法院法官婉拒。
經過辛苦努力,迎著初升的朝陽,開發區法院干警回到法院,繼續手邊的工作。本次集中執行,大部分是涉民生案件,有些還是陳年老案。在各方努力下,開發區法院解決了16件案件,執行到位案款14余萬元,另有2人被司法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