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來臨“小鬼當家” 要擰緊監護“安全閥”
作者:吳歡 錢敏焰 發布時間:2015-02-02 瀏覽次數:625
多彩繽紛的寒假在孩子們翹首企盼中終于來臨,然而每一年的寒暑假卻也成為學生安全事故高發期。如何避免潛在的安全隱患,讓學生們度過一個快樂、安全的假期,常熟法院以三個案例的解讀,為家長們警示安全盲區。
“咬人”的電梯
5歲的小衡平時由媽媽帶著在安徽老家生活,就讀于當地幼兒園,小衡的爸爸則在常熟某商城做生意,平時父子兩地分離,每年的寒暑假便是小衡與爸爸相聚最久的日子。
2014年暑假中的小衡由媽媽帶著到常熟與爸爸團聚生活,而忙于生計的父母卻沒有時間停下手頭的工作來好好陪護小衡,而是將小衡帶到了他們在某商城的店鋪內。于是,爸爸經常外出拉貨,媽媽忙于招呼店里的生意,小衡便經常獨自在商城內到處奔跑玩耍。不幸終究釀成,2014年8月6日的午后,小衡依舊在沒有家長看護的情況下與僅大他兩歲的表姐在商城內嬉戲,兩人在乘坐商城自動扶梯來回幾次過后,小衡突然被電梯上的一個小紙片吸引了注意,好奇的伸手去撿,就在這時,高速運行的電梯將小衡的右手食指夾斷,頓時血流如注。在場的店主們見狀馬上報警并叫來小衡父母,將小衡送往醫院進行清創和中節再植術。
事后,小衡的父母向常熟法院提起了訴訟,要求商城對小衡已經發生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并提出小衡還要后續治療和鑒定傷殘等級;商城方面則認為小衡受傷主要是因為其父母沒有監護責任,小衡多次上下自動扶梯玩耍造成,因此雙方就賠償問題展開了拉鋸戰。
法官提醒:
這樣的悲劇看似發生的很突然,卻往往源于家長安全意識的松懈和監護管理的不周。在日常生活中,電梯引發的安全事故已被媒體屢次報道,對其安全隱患家長應提高安全意識,對于老人孩子乘坐電梯更要注意可能存在的風險,兒童天性好玩,乘坐電梯時大人一定要看護好。尤其現在臨近春節,家長們在帶孩子乘坐電梯時更應注意與前面乘客保持距離,以防他人在出口處稍作逗留,而造成擠踏,引發安全事故。商城經營者也應注意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對設施進行定期檢查。
“零距離接觸”寵物會任性
平時溫順的鄰家大狗,卻突然撲向四歲男孩,將男孩臉部抓傷,這是發生在常熟支塘鎮的一個案例。
出事時,小俊剛吃過午飯,和他的媽媽一起來到鄰居譚某家取電瓶車。當小俊走進譚某家客廳時,猝不及防地被譚某飼養的寵物大狗迎面撲來,還沒回過神來的小俊被撲到在地,小俊媽媽見狀趕緊叫來救護車將小俊送至醫院。經過醫院傷口處理,但是被大狗抓傷的傷疤還是永久地留在了小俊稚嫩的臉上。
對此,小俊將寵物狗的主任譚某告上法庭,認為譚某應以無過錯責任承擔飼養動物致人損害賠償,并承擔未來三次臉部整容費用。譚某認為自己當時是將狗拴住的,小俊母親未盡到防護措施,到時事故的發生,且未來三次整容手術的費用尚沒有發生,現階段還沒有證據支持。最終,法院主持調解該案圓滿審結。
法官提醒:
近年來,隨著飼養寵物的日益增多,類似養犬傷人的惡性事件頻發,甚至有惡狗傷人奪命的事件發生。不管是與自己家中寵物相伴還是遇到別人飼養的寵物,家長們都應及時提醒兒童學會如何保護自己,特別是千萬不能去“挑逗”別人飼養的寵物,否則一旦發生傷人事件,受害者本人便也會承擔相應責任。同時呼吁寵物主人們尤其要在寒暑假期間內將寵物管理好,系上牽引繩,避免因發生寵物傷人事件擔責。
謹防危險遠離“馬路殺手”
假期里,學生們出行的機會大大增多,不管是在車水馬龍的城市街道,還是廣袤空曠的鄉間小路上,他們的交通安全問題,卻始終都讓家長們憂心。
2014年7月一個暑假的早上,13歲的小琳獨自騎車在鎮上馬路邊,在遇到路邊停靠的一輛大貨車時,小琳便騎車借機動車道繞過大貨車后又回到了原車道。而這時,被許某駕駛的從后面同向行駛的電瓶車撞到,造成軟組織損傷和牙齒損傷。后經公安部門認定,許某電動車制動不合格,并且許對前方同向車輛動態觀察不夠,遇情況未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是造成該事故的一個原因;事發時占用非機動車道逆向停放車輛的大貨車,影響其他車輛通行,對造成事故亦是一個原因,法院認定許某及大貨車車主吳某均負該事故的同等責任,最終小琳獲賠五千余元。
法官提醒:
寒暑假期間是交通事故高發期,這些交通事故的發生,多數是由于一些交通陋習引發,對此家長和學生們都應接受一些交通知識的普及,加強交通安全意識。同時,很多學生在寒暑假期間要參加補習班、興趣班的學習,如果父母在工作時間無法接送,那么盡量不要讓低齡孩子獨自騎車前往;如果是由爺爺奶奶接送,那么就盡量選擇公交出行,以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