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某,你是否認罪?”“我認罪!”法庭上,劉某的一番懺悔發人深省!

  站在被告席上的劉某外形儒雅,一表人才,他曾是一名出色的高級工程師,主持參與過國家200多項重大工程,屢獲殊榮,拿著豐厚的薪酬。這樣一個有著高學歷、高智商、高收入的優秀人才前途本應無限光明。可是他卻選擇錯誤的方向,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斷送了自己的錦繡前程和美好生活。是什么讓他走上這條不歸路?一個推銷電話宣稱“炒黃金”可帶來 暴利!貪念作祟,他信了。沒等到暴利,卻債臺高筑!萬般無奈下,他動了歪念,從此走上了不歸路。

  經法庭調查了解:2013年中旬,被告人劉某接到一個推銷電話稱炒黃金可帶來高額利潤,劉某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參與了,開始,劉某總是可以賺到錢,利潤也很高。一段時間下來,劉某在炒黃金中得了甜頭,于是他不甘小打小鬧,將自己的身家全部投入,結果是血本無歸。在這之后,劉某反而覺得是自己的運氣不好,沒有及時收手。他又開始向親朋好友籌集資金,并再次投身炒黃金大軍之中。本想翻本的劉某沒有等到暴利,再次血本無歸。債臺高筑之下,劉某萬般無奈,可他沒有通過正當途徑還錢,還憧憬著黃金給他帶來暴利。他開始走上不歸路。2013年10月至2013年12月劉某冒用汪某、朱某的身份,使用偽造的證書,以國家注冊電氣工程師掛靠為由,騙得東北某市XXX電力勘察設計有限公司等單位和個人人民幣共計158.5萬元,用于期貨交易。2013年9月,被告人劉某利用偽造的朱某的身份證在xxx省xx市聯合商業銀行申請辦理了一張信用卡。同年10月27日,劉某持該卡在xx市xxx電腦市場透支19990元,至今未還款。

  干什么都要付出代價,沒有多久,劉某的行為就被人發覺,很快,劉某被公安機關控制,鋃鐺入獄。

  清浦區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為,被告人劉某使用偽造的證件,詐騙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詐騙,數額較大;其行為已分別構成詐騙罪和信用卡詐騙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被告人劉某同時犯有兩罪,依法應予數罪并罰;其因涉嫌詐騙犯罪被審查期間,主動供述了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信用卡詐騙犯罪事實,可以以自首論,依法予以從輕處罰。被告人歸案后能認罪、悔罪,均可酌情從輕處罰。據此,依照相關法律的規定,判決被告人劉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犯信用卡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四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十三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