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官為人民”這一重大命題,深刻揭示了人民法院、人民法官的性質和宗旨,回答了“為誰掌權、為誰司法、為誰服務”的根本問題。自開展主題活動以來,我院在地方黨委和上級法院的領導下,始終堅持“三個至上”,圍繞建設“平安阜寧”主線,突出“公正與效率”主題,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司法公信建設年”教育活動,深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扎實推進“人民法官為人民”活動,提高了隊伍素質,為審判工作和地方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院被省高院表彰為審判管理先進單位、在縣目標考核中榮獲先進部門等稱號。

  一、深入開展學習研討,加大隊伍建設力度

  深入學習實踐,注重成果轉化。我院把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人民法官為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并軌推進,確保工作不脫節、不重復、不紊亂。同時,把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的成效落實在審判執行工作中,按照“高、快、好、省”和辦“鐵案、精品案、和諧案”的要求,在確保審判質量、效果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加快辦案節奏,提高辦案效率,及時高效化解矛盾糾紛。呈現出四個特點:

  一是領導率先垂范。堅持院領導率先垂范、帶頭學習、帶頭宣講,帶頭實踐。努力在勤奮學習、善于思考上作表率,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上作表率,在勇于實踐、銳意創新上作表率,促進全院共同提高。如我本人帶頭深入調研并撰寫的調研報告《論如何為沿海大發展提供司法保障》;紀檢組組長劉智明親自為掛鉤學校學生做法制宣講。班子成員還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要求,分為5個小組深入一線調查研究,對如何堅定法院工作的思想路線,如何通過法院工作服務發展大局進行了深入研究,撰寫了調研報告8篇,認真撰寫學習心得體會,每人都完成了2篇心得體會。

  二是教育形式豐富。在抓好集中學習、個人自學、專題輔導、庭室討論等基本學教形式的基礎上,堅持“請進來,走出去”做法,如蘇大法學院的黃院長講授《新時期的法院如何開展工作》;邀請了省政法委領導為法官講授《傳統文化與法官職業道德修養》,加強法官的職業榮譽感的培養;組織干警赴蘇大進行法律輪訓。

  三是實踐措施扎實。我院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理念,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把保護社會弱勢群體訴訟權利作為落實司法為民宗旨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盡可能使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都能及時得到司法救助。自開展活動至今共減、免、緩繳訴訟費258件,價值652663元。除此之外,還從便民訴訟角度出發,開展“法官進農村學校”活動。將法律知識送到鄉間田頭,校園角落并及時地詢貧困學生生活、學習情況,結成幫扶對子,向他們贈送學習用品和書籍,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為此我院涌現出像“送法天使”-季益嶺等鹽城市知名法官。

  四是成效比較顯著。通過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我院的審判、執行工作進一步發展,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去年共受理各類案件6836件,審執結6830件,在市法院年終考核中成績中游。接待群眾來訪203人次,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也已全面核查并解釋。通過加大執行清案力度,去年共執結案件1126件,人均結案數為80件,執行和解率達到90.14%。民商事案件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多元并舉、案結事了人和”,去年,調撤率達到85.3%,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由法院信訪辦化解解了大量突發性、群體性矛盾糾紛,今年共化解此類糾紛7件。通過細心、耐心的工作解決了一些積累已久的難案、老案,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社會的對立面。如阜寧縣羅橋鎮安興村村民劉海濤傷殘賠償一案得到了完滿的解決,當事人很感激法院司法為民、關心弱勢群體的細致工作,送來了錦旗。在案件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全院干警樂于奉獻,加班加點,不斷提升審判、調解能力,在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積極做好群眾工作和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工作,努力把“司法強保障”的實踐載體落到實處,得到了當事人的好評,今年1到5月份共收到當事人送來的錦旗6面。

  二、充分加強法院文化建設,落實司法便民措施

  我院文化建設重點以提升法院形象和隊伍素質入手,發揮文化建設服務審判工作和隊伍建設的功能,呈現出三強化、三突破的特點。一是強化榮譽意識,維護法院良好形象。著力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和審判作風建設,充分營造廉政文化氛圍。嚴格落實“五個嚴禁”規定,使干警時刻繃緊廉政弦。切實發揮班子成員和庭室負責人的“一崗雙責”作用,加大隊伍管理力度,嚴抓嚴管,防微杜漸,確保隊伍不出問題。二是強化學習意識,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在全院開展“榜樣就在身邊,我該怎么學”大思考活動,以先進法院為標桿,認真查找工作中有待加強的薄弱環節,創新工作思路,提高業務技能,推動法院整體工作向更高層次邁進。舉辦了本院法制縱橫論壇活動,今年已有兩篇論文在最高院和人民法院報舉辦的征文活動中獲優秀獎的好成績,積極選派干警參加省、市法院各類培訓。三是強化服務意識,打造便民工作品牌。對法院立案大廳進行升級改造,突出便民特色,擦亮服務窗口,打造便民品牌。倡樹便民文化,開展“六查六議”大討論活動,引導干警對破解法院發展難題有更深入的認識。我院成立了 “勞動人事爭議巡回法庭”,1到5月份共審勞動人事爭議案件15件切實維護了老百姓的利益,取得了“案結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當事人及社會各界普遍反映較好。

  三突破:一是在服務大局上求突破。注重增強干警的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牢牢把握“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題,以作為求地位,以服務求發展。強化訴前調解工作,在當好法律顧問,開展法律服務、化解矛盾等工作的同時,準確把握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有針對性地制定改進服務措施。如組織青年干警到轄區內重點企業開展普法宣傳,并贈送法律書籍,服務經濟發展。如我院與開發區、澳洋工業園區合作建立了涉企案件通報制度,快速涉企糾紛,優化加快阜寧建設的司法保障。對影響轄區發展穩定的重點難點問題,對因經濟利益關系調整和民生等問題引發的群體性矛盾糾紛,不等不靠,提前介入,及時化解,有效避免了群體性突發性事件的激化。如4月份依法快速化解一企業因勞資糾紛突發的集體罷工事件。二是在司法為民上求突破。扎實開展好“人民法官為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全面構筑巡回審判、訴調對接、網上辦兩位一體的便民訴訟網絡。以基層法庭為依托,在各鄉鎮設立巡回辦案點,廣泛開展巡回審判活動,方便群眾訴訟,減輕群眾訴累,如我院在板湖鎮板村設立了巡回審判點和調解示范點。今年我院還與阜城鎮聯手建立調解工作機制,為及時化解轄區矛盾糾紛做了大量的調解工作。充分發揮當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陪審員、人民調解員的作用,把大量糾紛解決在基層和訴訟之前;今年部分鄉鎮沒有一件糾紛起訴到法院,也沒有一件矛盾激化的糾紛。三是在科學管理上求突破。完善審判質量監督管理,逐案配發《審判流程監督卡》,規范流轉環節,推進審判提速;強化審判公開,保障當事人知情權。加強人事管理,將庭室考核與庭室負責人個人考核相結合,實現對干警定性考核到量化考核的轉變。規范司法政務管理,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事后服務為事前服務,努力達到精細化、無縫隙要求。

  三、堅持先進典型引導作用,多措并舉提高隊伍活力

  黨員模范作用充分發揮,始終保持先進性。深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進一步提升干警的理論素養;向身邊的典型學習,利用我院先進典型多、層次高優勢,發揮他們的引導作用。通過發現、培養、推廣、宣傳典型展現了人民法院、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一是堅持模范教育。組織開展“黨員是一面旗幟”等活動,要求支部書記做支部委員的旗幟,支部委員做黨員的旗幟,黨員做非黨干警的旗幟,通過層層“從我做起,向我看齊”,努力營造一種敬業愛崗,熱忱為民、無私奉獻的工作氛圍。如最近開展的向知名法官季益嶺學習活動,對干警很有觸動,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最有說服力。

  二是堅持鮮活教育。結合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干警到鹽阜紅色圣地重溫入黨誓詞。五四青年節期間組織干警參加卡拉OK大獎賽,既豐富了干警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又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隨著學習和教育的不斷深入,黨員的思想境界逐步提高,作風更加良好,“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進一步成為干警的自覺行動。

  四、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活動開展以來,我院在院黨組的高度重視下,雖然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為民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由于現今法院案多人少的問題突出,每個法官都承擔著巨大的審判壓力,部分法官為了完成審判工作而忽略了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溝通,工作比較粗糙,沒有體現司法為民的本質。二是司法能力有待進一步調高。新型案件的出現,審判工作的壓力增加,人民對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迫切需要全院干警的調研、調解、審判、文書等司法綜合能力提高,但同時存在著嚴重的工學矛盾,應合理制定輪訓計劃。針對存在的問題,下一步我院將繼續結合 “發揚傳統 堅定信念 執法為民”主題活動的開展,努力打造領導肯定、人民滿意的法院,使法院工作更上一層樓。一是深化司法為民意識。結合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破除落后陳舊思想,結合人民法院人民性的堅實理論基礎、深刻思想內涵、豐富實踐內容,提高司法為民的自覺性,主動性。二是加大黨風廉政建設。在“大反思”、“大檢查”的基礎上,加強職業道德和廉政紀律教育,牢記“五個嚴禁”,突出抓好容易滋生腐敗的重要部門、崗位和人員。三是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活動開展過程中形成的“首接人”制度,“大走訪”制度等要根據法院的具體工作安排形成機制,分配到各庭室負責,成為法院工作的日程安排。四是加強完善監督機制。嚴格落實“五個嚴禁”,進一步拓寬監督渠道,在原有的舉報電話和舉報郵箱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大走訪”活動,直接向人民群眾了解法官是否有違紀違法行為,直接詢問人民群眾對法官的滿意度。將全院干警的一言一行置于人民群眾的監督下,有利于法官轉變工作作風,真正把司法為民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