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徐州云龍法院共受理了28起未成年女性遭性侵害案件,比同期上升一倍之多。云龍法院為此深入調研,分析原因并提出對策建議。

 

原因分析:

 

一是自我防范意識不強。受害未成年人普遍因年齡小、辨別力差,缺乏必要的警惕和自我防范意識。有些未成年女性在遭受侵害后,根本不知道已發生犯罪行為,因此出現一些未成年被害人被長期、多次侵害的現象。

 

二是父母監護教育不力。由于家庭經濟條件較差,一些外來未成年女性從小就隨父母外出打工。受租住地狹小限制,一些未成年子女往往自行居住在工廠宿舍或借宿同伴處,由于父母忙于生計,監護管教子女不力,不能及時發現或長時間都不能發現子女受到性侵害。

 

三是兩性知識存在誤區。家庭、學校、社會是未成年人性教育的三個主要課堂。在家庭中,多數父母未能意識到對子女進行性教育的必要性或者不懂得如何去教育,學校課堂教育也流于形式,導致孩子性認知殘缺或者對性產生畸形認識。

 

四是淫穢物品影響較深。雖然國家有關部門已對色情網絡、網吧管理等進行了嚴打整治,但隨著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手機互聯網技術的升級換代,一些色情類圖片、電子書及視頻仍到處傳播泛濫。一些年輕人經不起蠱惑,伺機而動,刻意模仿,對未成年女性實施性侵害。

 

案件特點:

 

一是外來人員作案居多。以云龍法院為例,28起案件中,被告人為外來人員的有20 。

 

二是多為熟悉人作案。案件中,超過一半的被害人是被告人的同學或朋友。當被告人以請吃飯為由帶他們游玩、住宿時,被害人沒有強烈的拒絕,也沒有采取其他的防范措施。

 

三是主動報案率低。被害人在遇到傷害后,害怕受到父母的責罵和外界的壓力,一般會選擇沉默,使得被告人的行為得不到及時制止和有效遏制。

 

四是自我保護能力差。未成年女性由于身體力量上相對于男性而言處于弱勢,在遭受到性侵害時,沒有能力實施自救,多數性侵害案件中,被害人由于受到被告人言辭上的恐嚇或是暴力相逼,從而失去自我保護。

 

對策建議:

 

一是加強兩性知識教育。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特征決定了他們有很強的好奇心、模仿性和嘗試性,缺乏必要的性知識,稍有不慎就會使自己誤入歧途。因此,學校和家庭應切實加強孩子的性教育,正確引導孩子對性的認識。

 

二是正確引導交往對象。家長和老師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了解其思想和交友狀況,對其正確引導,若發現其交友不慎,應通過各種方式及時制止,使其保持健康的擇友心態,與異性正常交往。

 

三是強化防范保護意識。家長應該強化日常監護意識,不要讓未成年子女輕易跟不熟悉的人單獨外出或獨處,更不能讓未成年子女留宿到異性朋友家中或經常出入溜冰場、歌廳、酒吧等娛樂場所。同時,學校和家長要有意識教會未成年人在遭到不法侵害時的一些救生避險技能。

 

四是加強法制宣傳教育。針對一些學生法制觀念薄弱,部分學校法制教育流于形式的現實問題,有關職能部門應加大法制進學校、進社區的力度,學校則要增設法制宣傳教育課程,讓學生們知法、懂法、守法,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有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五是凈化網絡社會空間。加大文化市場凈化力度,嚴格禁止色情淫穢物品的傳播。加大對社區環境的整治和查處,對一些黑網吧、有色情活動的洗頭房、歌舞廳、出售淫穢物品的書報亭應堅決取締,限期整改。社區基層組織、學校要增設一些適合未成年人活動的體育設施和文化休閑娛樂場所,豐富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和業余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