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網站邂逅的高價“愛情”
作者:楊鈞 金立 發布時間:2011-05-12 瀏覽次數:591
為尋找真愛,大齡男子在交友網站邂逅美麗女郎。當巨額的彩禮要求無法得到滿足時,“真愛”玩起了失蹤。昨日,金閶法院審結了一起令人感慨的婚約財產糾紛。
他:交友網站邂逅心動女生
賀某,是一名外地在蘇的普通白領,因為身高的原因,35歲的他一直沒有找到屬于自己的愛情。今年2月,在同事的推薦之下,賀某在國內一家著名的交友網站注冊成為會員。為了盡早找到自己的緣份,他在個人資料中虛報了自己的收入,把自己從月入4000的小白領包裝成了月入萬元的中層主管。這一包裝很快收獲了成效,向賀某表達交友意愿的電子郵件幾乎擠爆了賀某的郵箱。在這些信件中,一張清麗脫俗的生活照引起了賀某的注意,這張生活照的主人就是武某。
武某,外地在蘇的普通白領,月入2000多元,外表不錯的她,多次相親都遭遇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結局。一轉眼已經年過30的武某也將自己的終身大事托付給了交友網站。
見面之后的賀某對武某驚為天人,一見鐘情,而武某也因為年齡的原因,加上幾年來借住在蘇州阿姨家的寄人籬下感,降低了自己的擇偶要求,覺得賀某雖然身高不理想,但目前的收入和職務狀況也不失為一個可以考慮的對象。于是兩人很快確立了戀愛關系。
她:我的愛情明碼標價
轉眼間兩人開始談婚論嫁,賀某先是按照武某的要求為其購買了一只5000多元的鉆戒作為定情信物,又東拼西湊借了3萬元轉帳給遠在新疆的武某父母作為彩禮。誰想到,收下戒指和彩禮的武某第二天又找來了賀某,說自己的父母說了,以自己的條件在新疆本來能找個經濟條件很好的人家,起碼能有10萬元左右的彩禮。自己蘇州的表妹的男友為了求婚不僅給表妹買了一部車還送了一只3萬多元的克拉戒,因此這次賀某給的彩禮要是少于8萬元的話,這門親事就拉倒。武某還要求賀某籌足剩余的5萬元后再和自己聯系。
8萬元的彩禮要求徹底難倒了賀某,每個月4000元的收入讓賀某這些年來在蘇州根本沒存下什么錢,一年前他和父母借了近10萬元的債務才在蘇州供了一套期房,到現在不僅債務沒有還, 3萬元的彩禮又是一筆新債務,再也沒人肯借錢給賀某了。心痛之余的賀某終于醒悟,決定結束這場交友網站遭遇的高價“愛情”,向武某要回戒指和3萬元錢。而此時的武某卻開始不接賀某的電話,和賀某玩起了“捉迷藏”。賀某在無奈之下向法院提起了訴訟,
法官:交友網站“只提供邂逅,不包辦愛情”
在庭上,武某只承認收了3萬元彩禮,卻矢口否認自己曾收到過戒指。因為只有一張發票,沒有其他證據證明自己曾交給武某戒指,賀某只得無奈地放棄了這一主張。經法院調解,武某同意當即將3萬元彩禮退還給賀某。賀某在指責武某是一位“拜金女”的同時,也承認正是自己在交友網站上的虛假介紹才招來了這場昂貴的“愛情”,5000多元的戒指是個很好的教訓,今后自己將堅決地將愛情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之上,但交友網站已儼然成為自己揮之不去的夢魘。
承辦該案的楊法官告訴我們,交友網站結識的男女鬧上法庭的并不僅這一對,對這一問題要從兩方面來認識:首先應當承認在互聯網時代,虛擬空間帶來了更豐富的生活選擇,交友網站的出現為廣大“剩男”“剩女”提供了快捷、便利、成本低廉、選擇范圍寬廣的交友平臺。但正如一個全國火暴的交友節目所提出的口號——“只提供邂逅,不包辦愛情”,交友網站只是一個平臺,真實的愛情只能建立在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相互信賴的基礎之上。但由于網絡的虛擬性,決定了在交友網站中你很難了解對方的真實面目和全面情況。因此在你動動手指就可以在交友網站下單預約愛情的同時,請你務必注入自己的真誠,關注他人的誠信,才有可能收獲一份真實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