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臺法院強力推進創先爭優活動,以黨建帶隊建、以隊建促審判、以審判立公信,實現了隊伍素質、審判質量和司法公信力的“三個提升”,推動了全院工作的科學發展。2007年以來,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為全國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應用法學研究和網絡宣傳工作先進集體,4次被表彰為全省優秀法院,獲得全省創先爭優重大先進典型、全省文明單位、全省法院集體一等功等23項省級表彰,獲得鹽城市十佳政法單位等49項地市級表彰。今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為全國優秀法院。

 

以黨建帶隊建,提升隊伍素質

 

實現黨的基層組織和黨的工作在法院系統的全覆蓋,全院19個部門全部建立黨支部,“公推直選”黨總支和各支部負責人,堅持組織服務黨員、黨員服務群眾的思路,開展評選“五好黨支部”、“優秀黨員示范崗”和“優秀黨日”等活動。拼搏奉獻、永爭一流內化為各支部的自覺行動,法院行政審判、訴警調對接、執行督促、訴訟服務等工作在全國叫響。在上級法院年度綜合考核中,連續4年取得第一的佳績。院黨組被鹽城中院表彰為“領導班子創新創優綜合獎”。院黨總支被鹽城市委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去年723日,院長許建兵應邀與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周澤民一起做客新華網,專門介紹相關經驗。

 

積極開展“人民法官為人民”、“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公正廉潔執法”主題教育活動,創科學發展之先,爭服務群眾之優。舉辦“創先爭優,公信為民”辦案競賽,評選辦案標兵和調解能手,設立“年度最佳貢獻獎” 等活動,以實績論英雄、以數據排名次,在全院大力營造干事創業、進位爭先、正氣升騰的良好氛圍。樹塑典型,引領前進,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崗位就是一個標桿,一個承諾就是一個誓言,比、學、趕、幫、超在法院蔚然成風。立案庭副庭長楊為民克服家庭困難,每年犧牲100多個節假日,年辦案均超500件,成為新時期的楷模;唐洋法庭庭長喻赤扎根法庭26年、默默開拓、無私奉獻,被表彰為“全省十佳法官”,受到省委書記羅志軍的親切接見。

 

啟動一帶一“引航工程”,采取資深法官結對青年人才的培養模式,發揮德才雙馨老法官的傳、幫、帶作用,促進年輕干警迅速成長。全院碩士占法官比例從4年前的12%提升到23%。舉辦“東亭法官講壇”,與高校建立長期學術交流關系,進一步提升法官的法學素養和司法能力。院長許建兵撰寫的學術論文獲最高人民法院二等獎,并獲得全省首批審判業務專家稱號。去年以來,全院在省級以上媒體發表調研文章184篇。被鹽城市委宣傳部表彰為“十佳學習型機關”。大力選拔任用德才兼備、年富力強的人才,近年來,先后有4名同志成為院領導,13名年輕干警走上中層正職崗位,19名法官成為業務骨干。

 

以隊建促審判,提升審判質量

 

“我承諾,商事考核明年還是第一位!”這是今年2月,民二庭庭長胥蘇江在全院干警大會上對黨組做出的莊嚴承諾。東臺法院每年對照上級有關考核標準,院黨組和每個院領導,院領導和各部門分別簽訂工作目標自我認格承諾書,到年終按照自我認格的承諾進行獎懲。去年,有12個部門在條線年終考評中獲得了第一,實現了承諾目標,其部門負責人被授予“最佳管理獎”。全院各部門和干警強化目標化、自主性管理,圍繞工作目標,緊扣工作要求,自加壓力、釋放潛力、迸發活力,成為法院創造新業績的不竭動力。

 

“你好,你承辦的529號民事案件,審限還有10天。”這是東臺法院開通的短信平臺系統。對臨近審限案件的承辦法官,及時發送的溫馨短信提示,確保不發生超審限案件。短信平臺系統對外則服務當事人,在不同時段向當事人發送案件相關信息流程的提示。信息化為法院的管理插上了翅膀。結合訴前案件流程特點,在全國法院系統自主研發了訴前案件糾紛分流系統,使糾紛分流更加科學、合理、便捷;開通電話錄音取證系統,法官與當事人所有通話內容均可自動錄入系統,自動保存至服務器,為立案、調查、取證等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引進裁判文書校對系統,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避免錯別字、標點符號等錯誤的發生,保障了文書質量和審判。

 

實施案件分流節點管理,搭建案件信息、審判流程公開透明運行的載體,做到簡案快審,難案精審;關注臨近審限重要節點管理,每周下發《催辦令》、《督辦令》;加強變更審限重要節點管理,每日一報催結、一個電話提示、一則短信提醒。出臺《關于加強重大民商事案件審判管理的規定》,從立案、審理、結案到社會評價進行全程跟蹤監督管理。在全省首倡均衡結案,科學確定均衡結案指標,加快結案時序;規范均衡結案管理,促進收結案動態平衡;注重院庭長辦案指導,增強均衡結案示范性。

 

高素質的隊伍、全方位的管理為打造“鐵案工程”奠定了堅實的基層。全院平均審理天數逐年下降,調解率連年上升,審判質量連續多年在鹽城基層法院保持最優,多項指標位于全省前列。去年,在全國法院審判管理工作會議上,東臺法院作為基層法院代表作經驗交流。

 

以審判樹形象,提升司法公信

 

推動審判信息公開,在規范管理中有效回應和關注社會需求。以訴訟服務機制為依托,為當事人提供方便快捷的訴訟信息獲知渠道,做好判前釋明和判后答疑工作。每季召開法院工作新聞發布會,公布重大審判執行活動,保障權力運行透明化。開展“審務五進”活動,推動社會管理創新;開展“百案回訪”活動,化解矛盾糾紛;開通互聯網院長信箱、建立“網上信訪”窗口,開展“法院開放日”活動,邀請社會各界人士走進法院,接近司法、了解司法。被命名為江蘇省首批司法公開示范點法院。

 

“東臺法院的創意讓人耳目一新!”425日,全國人大代表劉玲參加東臺法院組織的知名律師評析案件活動后,發出的由衷感嘆。為助推社會管理創新,東臺法院引進社會力量,建立“四評”機制,即社會公眾評選知名法官、知名律師評析發改案件、專家學者評定精品案件、社會公眾評判法律文書。打造“三案”工程(即鐵案、和諧案、精品案),引導法官正確處理好司法質量、效率與效果的關系,力求“調解不強執、判決不上訴、案結不信訪”。大大提升了司法公信。

 

創新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機制,著力推進司法廉政監督體系建設,出臺及修訂廉政監督方面的各項制度21項,梳理特定崗位的高發問題、隊伍建設的共性問題,并據此制定預警機制和監督防范措施。著力建立家庭預防機制,常態化開展家屬助廉活動。當好廉政“宣傳員”、“守門員”和“監督員”。全院19個黨支部推選作風過硬的黨員,聘任為廉政監察員,編織覆蓋全院的內部監督網絡。精心設計法院廉政文化長廊,營造“以廉為榮、以廉為本”的氛圍,為干警構建風清氣正的精神家園。樹立了人民法院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來信來訪率、投訴率逐年下降,被省委政法委命名為公正廉潔執法示范單位,今年在全省法院黨風廉政建設會議上作專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