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售假煙 案值30余萬 啟東審理首起“微”假煙案
作者:倪棟威 徐曉梅 發布時間:2014-12-23 瀏覽次數:720
微信的普及讓不少人“下海”做起了微商,服裝、鞋帽、面膜……微商品五花八門,物美價廉,如果你的朋友圈里有人賣遠低于市場價的高檔香煙,還是“首長特供”的中華、黃鶴樓1916等名煙,你會不會心動?有可能,你買到的是假煙。12月19日上午,啟東市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利用微信售賣假煙的非法經營案,這也是該院首次審理微商觸法的案件。
今年30歲的沈佳頭腦靈活,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他在啟東市中心租了一間房子做起了微商。小店主要經營時下最流行的微信代購,通過微信銷售一些仿冒的名牌鞋子、服裝、包及手表,不過因為啟東本地市場較小,沈佳越來越覺得這門生意難做。就當他準備放棄時,一個微信好友的提點讓他找到了更賺錢的買賣。
今年3月份的一天,在翻看手機微信時,他意外結識了一位在上海“發展”的老鄉王健。聊天中得知沈佳是做微商的,王健熱情地向他介紹起通過微信賣香煙的生意,“我有白中華、鐵盒蘇煙、黃鶴樓1916……這些高檔香煙的貨源,來自外地煙草局,進價只要原價的一半。”王健還將上述香煙的照片發給沈佳。看著微信照片上華麗的香煙外包裝,外加遠低于市場價的進價,一個念頭從沈佳腦海中劃過,“銷售這種煙肯定能掙錢”!被利欲沖昏頭腦的沈佳心動了。就這樣,沈佳成為了王健的“代理商”。
例如,一條市場價450元的硬中華,從上家王健那里拿貨只要200元左右,中間差價巨大。不過沈佳并不從王健那里直接拿貨。他通過自己的微店大量轉發這些高檔香煙的照片或者代理廣告,以每條兩百多、三百多的低價吸引客源。有客戶前來咨詢后沈佳再通知王健通過快遞發貨,自己賺取每條20元至40元不等的差價。這中間,錢款往來通過支付寶平臺,沈佳連貨都不用看,直接動動手指發發微信就能坐在家中數錢。半年不到的時間里,沈佳共銷售假煙金額62865元,從中賺了兩萬多元,主要銷往啟東及蘇州、無錫等周邊城市。
而沈佳的上家,今年才26歲的王健生意顯然比他做的更大。早一個月開始微信賣假煙的王健直至今年8月案發,共銷售假煙金額300986元,他的客源北起遼寧、南至云南,幾乎遍布全國。
今年7月,啟東市煙草專賣局發現有人通過微信在啟東本地大量出售假冒卷煙,并將這一線索提供給該市警方。8月19日,兩人分別在上海和啟東本地被抓獲。在王健位于上海的暫住地,警方還當場查獲了利群、中華、和天下等假冒卷煙50.5條。經鑒定,這50.5條卷煙均系假冒且偽劣卷煙。
12月19日上午,啟東市人民法院經審理后,依法判決兩人犯非法經營罪,判處王健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5萬元,判處沈佳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零六個月,并處罰金一萬元。(人物為化名)
法官提醒:
在微商平臺購物,一般是個人私下交易,商家往往沒有實體店和正規網店,缺乏售后服務保障。消費者在使用微商交易時,應多注意驗證商品的真假,注意留取相關證據,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