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河波浪寬,調戲紅顏踩四船。桃花泛濫多情男,情錢兩欠天人怨。就是這樣一位情場老手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假借“談朋友”之名,同時將四名單身女子戲弄得團團轉,財色雙收。現年30歲的張雨就職于園區一家科技企業,長得斯斯文文濃眉大眼,很是得女孩子喜歡。雖然已經有了個兩歲的兒子,張雨卻有一顆不安分的心。他通過微信“搖”到了不少單身女郎,化名陳雨杰,自稱單身未婚,在園區某銀行工作,有房有車,就差個“女主人”。這資料一亮出來,便抓住不少人眼球,再加上“陳雨杰”在網絡上風趣幽默、談吐不凡,不少女孩子都拜倒在他的西裝褲下。

 

張雨可謂是“分身有術”。半年中, 張雨同時和四名女子談戀愛,不僅沒被識破,還斷斷續續從“女朋友們”身上騙得不少錢財。今天和“女朋友”小玲說母親生病急需用錢,卡不在身上,能不能先墊八百;明天和“女朋友”阿琴說朋友進了局子急需四千塊錢保出來;再跟英子說用來結婚買婚房的定金還差三千塊,能不能你先墊上,我下午取了錢還你;又騙晶晶說要買個手機先借三千。就這樣,張雨兜轉于四個女孩子之間,陸續騙得兩萬八千元人民幣。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張雨這“分身術”一直玩到今年10月,架不住騙的次數多,終于給人識破。張雨交往的女友小玲前幾年自己貸款買了一套房子,張雨覺得這是個下手的好機會,憑借自己在銀行工作,他向小玲提出,可以將她的房貸轉到自己銀行,提供些優惠政策,只是需要手續費3500元,小玲想也沒想便將錢轉了過去,所有手續全權委托張雨辦理。但是一個禮拜過去了,房貸的事情仍然沒有頭緒,小玲約“陳雨杰”見面問緣由,“陳雨杰”總是借故離開,連信息也不回了。回想起半年來“陳雨杰”已經借了七千多元沒還,雖然兩人是以結婚為前提交往,但“陳雨杰”未曾帶自己見過家長,也屢次找理由搪塞自己提出的結婚要求。小玲覺得事有蹊蹺,對方可能是個騙子,便報了警。紙終究包不住火,近日,園區法院審結了這起案件,被告張雨因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

 

 

法官提醒:

 

網絡具有虛擬性,通過網絡相識的男女青年切勿輕易相信對方的身份背景,在確立戀愛關系之前要確認對方身份的真實性。在交往中,不要輕易答應對方的要求,尤其涉及人身、財產利益時,更要多留個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