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院審理了一起因拖欠裝修款而引發的糾紛,其案件經過與案件結果更是出人意料。張某替王某裝修房屋,沒想到裝修完工后王某僅僅支付了3000多元竟不見了蹤影,無奈之下,張某帶著要求支付6000多元剩余裝修款的訴狀來到昆山法院,請求法院判令王某支付剩余裝修款。

 

原來王某購買了位于昆山某小區的房屋,打算簡單裝修下出租給別人,正巧找到張某,并同張某簽訂了裝修合同,并支付了3000多元預付款,可是當張某裝修工程結束后打算向王某索要剩余6000多元裝修尾款時,卻發現王某不見了蹤影,而所裝修房屋已被王某租給他人使用,且王某的電話也聯系不上。萬般無奈之下,張某來到法院,打算起訴王某??梢愿钊艘庀氩坏降氖?,法院按照張某提供的王某住址信息及身份證上地址郵寄開庭傳票后均無人簽收被退回,無奈張某只能接受采用公告送達的方式送達。這樣一來,張某必需焦急地等待長達3個月之久的公告期才能參加訴訟??墒枪鎴蠹垊偪遣痪茫ㄔ航拥搅送跄炒騺淼碾娫?,并告知法官暫時居住地址。隨后法官連忙向王某郵寄了另行安排的開庭日期及應訴材料并得到王某本人的簽字確認。聽到這個消息的張某終于松了一口氣 ,既然人已經找到了,那么錢也可以拿回來了。但是,萬萬沒想到開庭那天王某并沒有出現并且電話也關了機。由于王某本人簽收了應訴材料及開庭傳票,雖然法官可以缺席審理,但是仍然面臨著判決書無法送達的風險,還面臨著執行困難的問題。 為了保證判決書的順利生效,一方面張某進行判決書的公告送達,另一方面法院通過郵寄方式向被告的多個地址寄送判決書。令人激動的是王某簽收了判決書并在不久后主動聯系法院,要求把判決書中應支付的裝修尾款打到法院糾紛款賬戶。

 

法官說法,張某在起訴王某過程中一波三折,從應訴找不到人到后來出現主動提供地址,再到開庭時人又失蹤,最后到判決書出來之后又出現主動履行判決書中的內容,其結果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像這種情況的案件也是在少數,本案中的張某是幸運的,雖然一波三折,但是最后依舊順利地拿到了裝修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