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朋友遇到困難就應“該出手時就出手”,小何最近卻因為一時“仗義”幫忙,替自己的表哥當了一回被告,差點攪黃了自己的婚事。我們來看昆山法院最近審結的一起案件。

 

小何這陣子很忙,但忙的開心,忙的心甘情愿,因為他要結婚了。這天,忙碌的小何接到了一封快遞,小何自己做著生意,以為是生意往來拆開一看,小何的手都有點抖了,居然是法院的傳票和材料,大致是小何欠人十多萬沒還,被告上法庭了。小何心急火燎地在開庭當天趕到法院,庭審中見到了告自己的小王,小何才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原來小何的表哥曾經以生意需要為由,向小何借銀行卡,大家是親戚能幫就幫,小何就把卡給了表哥,事后小何也沒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轉身就忘記了。誰曾想,表哥以各種理由四處借錢,借到的錢都是匯到小何借給他的銀行卡上,借款到期了表哥還不出錢,小王就把小何告上了法庭。小何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以后,就跟主審法官和小王解釋,但小王一口咬定錢就是借給小何的,又有銀行匯款憑證為證,小何手頭沒有證據空口難辨,急得六神無主,他向法官和小王講到:我說的都是真的,我就要結婚了,正是用錢的時候,要是這個時候吃官司還錢,婚就結不成了!法官看到小何言辭懇切,于是讓雙方先回去,法院想辦法做做工作。小何聽到法官的保證,安心的回家繼續籌備婚事。庭后,法官通過多方聯系找到了小何的表哥,并組織了小何、小王和小何的表哥進行三方對質,在法官的耐心勸說和法律釋明下,小何的表哥承認錢是他借的,小王最終也承認因為小何的表哥沒有還款能力,不得已他才起訴小何的,最終小王撤訴了。

 

法官提醒:小何的事情解決了,但是這個教訓令他終生難忘。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政府三令五申出臺各種措施嚴格保護個人信息,但是現實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對于自己的身份信息、銀行賬戶信息、手機號碼、網絡賬號等不夠重視,隨意出借身份證、銀行卡等,使得許多別有用心的人有機可趁,等到出事了才追悔莫及。廣大市民對于要求出借涉及重要身份信息的物件的請求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發現自己的身份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被盜用,一定要及時報警,避免損失擴大,維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