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來感謝劉杰法官的,感謝他幫我們這些殘疾職工要回了血汗錢!”拄著拐棍的李明手舉著錦旗,激動地對連云區(qū)法院一樓訴訟服務中心的法院干警說道。

 

1117上午,連云區(qū)法院一樓訴訟服務中心大廳內,剛上班就迎來8名特殊的申請執(zhí)行人,他們是連云港某實業(yè)公司職工,身體均有不同程度的殘疾,2012111,他們與連云港某實業(yè)公司簽訂了解除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按照協(xié)議約定,公司應該一次性補助每人6000元,公司當時沒有付錢,只是出具了欠條。后來幾人起訴到法院,法院依法判決支持殘疾職工的訴訟請求,要求該實業(yè)公司限期內給付。但該公司一直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失去了收入來源的8名殘疾職工家庭生活困難,無奈之下,8人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

 

這批8個執(zhí)行案件被法院立案系統(tǒng)隨機分到了該院執(zhí)行局劉杰法官手中。在仔細查看卷宗材料后,劉杰法官意識到這8起案件雖然每一個案件標的不大,但申請人無一例外都身有殘疾、家庭生活困難,都是緊要的血汗錢。于是,劉杰法官立刻動身到市區(qū)各家銀行查詢該公司的所有可能存在的銀行賬戶。可是,一連凍結了十幾個賬戶,加起來也只有區(qū)區(qū)72元錢,看來,光是凍結銀行賬戶是無法讓申請人拿到全部補助款的。于是,劉杰法官直接聯系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張某到法院談話,如是惡意拖欠拒不履行法院判決則考慮對其進行司法拘留。接到法院傳喚,張某立刻就來了,一到法院就向劉法官大倒苦水,說是現在公司運行困難,外欠賬將近200萬元,壓力實在很大。加上因為這8起案件法院已經凍結了其公司用于償還銀行貸款的基本戶,一旦銀行停止貸款,公司就徹底倒閉了。大倒苦水之余,希望法院能考慮公司實際困難將基本賬戶解凍。

 

劉法官聽完之后,首先批評了張某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的行為,尤其是拖欠殘疾職工的補助款就更不應該。即便公司經營面臨困難也不能不講誠信。同時,考慮到被申請執(zhí)行人的實際困難,劉法官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由被申請執(zhí)行人提供車輛財產作為擔保,并限其15日內將拖欠8名申請人的補助款還清,待款項還清后再征求申請人意見后,法院再將被執(zhí)行人銀行賬戶解凍。雙方都同意了劉法官提出的方案。

 

眼見銀行賬戶被法院查封,車輛亦被扣押作為擔保,該公司不敢再拖欠,15日內果然將拖欠的補助款共48000元如數交到法院銀行賬戶。至此,8起案件順利執(zhí)行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