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兩男子利用木馬程序軟件盜取他人QQ信息,仿冒公司財務經理,騙得90萬元巨款。昨天,張家港市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該起案件,判決被告人蔣某等兩人各有期徒刑十一年二個月,并處罰金五萬元。

 

同為表兄弟的蔣某兩人,出生于廣西壯族。父母親都是農民,家境并不是很富裕,兩人讀完初中畢業就輟學了。畢業后,他們就外出尋找工作,希望能夠以自己的力量生活的好一點。可找工作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兩兄弟四處碰壁,沒有哪個公司愿意接受他們,不僅由于年齡的限制,更因為兩人沒有什么技術和經驗,久而久之,兩人的信心備受打擊,干脆待在家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可是不工作怎么有錢呢,兩個人開始想方設法尋求出路。20145月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在網上看到一款木馬軟件,只要有人點開這個鏈接,就說明該人的QQ號已被盜取,而被盜取QQ號的本人還可以繼續使用,但所有信息會一覽無遺,真是神不知鬼不覺。

 

兩人隨即將該木馬程序發送到一QQ會計群,很快,張家港某公司的財務主管顧某中招,兄弟倆在“同事”欄里找到了財務經理葛某,后以“葛某”的名義另外申請了一個QQ賬號,與顧某進行“聊天”,幾次三番后便讓顧某認為是“葛某”了。56日上午,“葛某”以急需用錢為由,要求顧某馬上匯90萬元到其指定的賬戶,顧某也沒多想就同意了,后于當天顧某從公司賬戶匯出了90萬。514,顧某向葛某索要相關手續時發現被騙。警方接報后于617在廣西將蔣某兩人抓獲,但所有錢款已被揮霍殆盡。

 

法官提醒:法官提醒: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網絡在我們生活中已是不可缺少,但由于網絡的安全性存在隱患,也成了犯罪分子獲取非法利益的手段。即時聊天工具QQ、微信、陌陌等雖然直觀便捷,但也容易被盜或泄漏信息,不法分子利用掌握的情況進行聊天、視頻等很容易取得他人的信任,達到騙取財物或其他不良企圖的目的。法官建議,網絡交流中一旦出現匯款、交貨等涉及人身財產利益的,應當線下進一步交流,以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