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終于可以安度晚年了,法官真是比兒子還要貼心?。?rdquo;325日上午,在南通市通州區(qū)三余鎮(zhèn)勝利村16組,一位年近八旬的徐老太帶著前來驗房的執(zhí)行法官房前屋后地“參觀”。“你們看,現在這個房梁多結識,以后再也不會漏風漏雨了,也不用擔心房子塌了。”在南通市通州區(qū)人民法院三余法庭法官的仔細驗收后,這起執(zhí)行案件終于劃上圓滿的句號。

 

事情還得從七年前說起。早在2004年,徐老太就因兩個兒子不履行贍養(yǎng)義務告到法庭,法庭判決兩個兒子共同履行贍養(yǎng)義務,其中有一項就是徐老太的住房由兩個兒子負責及時修繕。判決之后,經過法庭的督促,老太的贍養(yǎng)費還算是每年都能履行,可是老太住的那一間瓦房是一日不如一日。刮風下雨天漏風漏雨是習以為常了,今年冬季,幾場大雪真是差點把房子給壓塌了,可是兩個兒子竟然熟視無睹。無奈之下,徐老太于今年128日再次來到三余法庭,申請法庭執(zhí)行。

 

執(zhí)行法官了解情況后,于131日(臘月二十八)會同村鎮(zhèn)干部前往徐老太的住處,進行實地考察。眼前的房子的確是“千瘡百孔”,被大雪壓得“搖搖欲墜”,讓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住在這樣的危房里,法官看得都揪心不已。“這個案子必須速戰(zhàn)速決!”隨即法官找到徐老太的兩個兒子做工作。由于與母親關系常年不好,一開始,兩個兒子都“犟”得很!“你們兩個都是從事裝修行業(yè)的,就忍心自己的母親住這種房子嗎?”了解兩個兒子的工作后,法官一語中的,問得兩個人啞口無言。趁勢之下,法官提出兩個兒子每人拿出3000元一起為母親修房,一番據情據理的教育讓大兒子先低下了頭,“好的,我同意!”由于小兒子一直不肯拿錢,法官依法對其進行拘留。懾于法律的威嚴,小兒子也借錢履行了義務。

 

224日,6000元終于執(zhí)行到位,可是到底由誰來負責修房呢?由于擔心兩個兒子拖延工期,為了讓徐老太盡早安心,法官又與當地政府和村委會進行了多次協(xié)商,最終決定委托村委會負責徐老太的房屋修繕工程。38日,舊房修繕工程正式動工,經過4天緊鑼密鼓的修繕,312日,徐老太終于搬進了嶄新安全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