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拾遺、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有償交付拾得物在現實生活中也屢見不鮮,甚至出現拾得物在拾得者之間平分,也就是“見者有份”的潛規則。家住建湖縣上岡鎮的郭德余就看中了這條潛規則,而且將其放大,最后再次將自己送進了監獄。

 

劣跡斑斑

 

只有小學一年級文化的郭德余,雖然識字不多,卻一表人才,一米八的個子,氣宇軒昂,誰也不會把他與騙子聯系到一起。可是查看他的人生軌跡,卻劣跡斑斑。26歲那年因扒竊被治安拘留七天,28歲因犯盜竊罪被建湖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36歲因犯詐騙罪被姜堰市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剛刑滿釋放不到兩個月又犯詐騙罪被鹽城市亭湖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二萬元。2006527日釋放回家,已三進宮的他原本真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安分守己地過日子。在工廠打過工,可吃不了這個苦;干過傳銷,盡是虧本。幾年下來也只能糊個嘴,看到一雙兒女漸漸長大,犯愁呀!2010年春節過后,工作還沒有著落的他,在家無事正津津有味地看電視。郭德剛的精彩相聲表演未打動他,但他從相聲中悟出真諦,死灰復燃還想干老本行,趕緊打電話給老搭檔夏有才。

 

黃金搭檔

 

夏有才,已過花甲之年,軀體瘦矮,臉上布滿歲月的皺紋,看上去真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其實一肚子壞水,與郭德余在外詐騙是老搭檔,也屬二進宮。接到郭的電話后,心有余悸,自己已過60歲,想金盆洗手。可郭問,我們為什么失手?夏答,現在人太精。郭說不對,是我們太笨,俗語說兔子不吃窩邊草,我們光在老家騙,能不露馬腳嗎?其次,我們抖“包袱”不行。夏聽不懂,一頭霧水。郭解釋“包袱”是相聲中的笑料,演員在觀眾不知不覺中將包袱打開,把笑料一件一件地裝在里面,然后又偷偷系牢“包袱”扣子,等待時機成熟突然抖落,那個效果是相當的好。夏問這和騙人有什么關系?郭又分析給他聽,我們可以找一些觀眾,把他們套住,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將“包袱”一個個抖開,還愁他們不上當?這下夏聽明白了,經不住誘惑的他又踏上了賊船。

 

厲兵秣馬

 

“紙扇長、醒木方、穿大褂、站桌旁,祖師爺留下的說學逗唱,灑向人間笑一場”。郭德余文縐縐的說唱,把夏有才又蒙住了,真是三年不見,刮目相看。郭講這是相聲的門道,前半段是說相聲的道具,后半段是演出效果,我們去行騙就要置道具,這樣觀眾才能信服,而表演的效果是我們笑,觀眾哭。這次是三度聯手,一定要表演得天衣無縫,你只管聽我的,一切道具由我準備,我發工資給你,500元一天,騙不到分文沒有。雖然夏知道也就是詐騙他人金銀首飾,但也沒這么大利潤呀?看到他很有把握的樣子,也就聽他的了。

 

郭德余從鹽城市小商品市場以5元一根價格買了20條假金項鏈,3元錢買了一只精制的黑色小包,從上海買來了金店空白發票,填上購買日期和金額,把假金項鏈與金店發票放進小包,郭還別出心裁地放一張送某某局長的條子,真是煞費苦心。接受以前的教訓,他把目標選在鄰縣寶應。在他們看來,寶應人很有錢,老太婆小媳婦喜歡穿金戴銀,再加上那里民風淳樸,不正是要找的觀眾嗎?郭自己有一輛紅色踏板摩托車,又借了一輛黑色跨騎摩托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狂抖“包袱”

 

2010320日上午,家住寶應世紀園小區的韓大媽晨練結束后,正邊散步邊往回走。這時一輛黑色摩托車在她面前停下。騎車老者隨手從地上拾得一個黑色小包,正想走,被后面騎紅色摩托車的西裝革履的年輕人攔下,問你拾的什么東西?老者吱吱唔唔,年輕人對韓大媽說:“他拾得東西,看一下。”老者慢慢地把黑包打開,一條金燦燦的大項鏈呈現在眼前,里面還有上海金店發票,價格標明27800元,還夾著一張便條“送唐局長女兒過生日”。年輕人趕緊說:“可能是送禮的掉的,見者有份。”老者極不愿意,年輕人一邊慫恿韓大媽,一邊說趕快走,防止失主找來,并叫韓大媽上了老者的摩托車,防止老者溜掉。一行人來到寶射河大橋旁的小路上,老者說“分些錢給你們”,年輕人反問韓大媽要多少,韓大媽說“給個二、三千”,年輕人說“不行,最起碼六千元”。老者一想價值二萬多的金項鏈自己得大頭也就同意了,說身上沒有錢,要到取款機上拿,你們和我去。年輕人和韓大媽卻不肯,年輕人說“你把東西留下來”。老者說:“我把項鏈給你們,跑了怎么辦?你們把身份證押給我。”年輕人和韓大媽都說沒有。老者提出你們拿其他東西抵押,韓大媽就摘下項鏈,年輕人也摘下手中的大金戒指一起交給老者。老者才把拾得的大金項鏈和包交給了韓大媽保管。為了盡快取錢,年輕人提出與老者一起取,叫韓大媽在原地不動,然后戀戀不舍地去取錢了。老實的韓大媽等了二十多分鐘,覺得不對勁,可能遇到騙子了,但為時已晚,郭德余和夏有才早已逃得無影無蹤了。

 

芝麻開門

 

一智一愚,一老一少,比英倫組合還默契,堪稱一絕。“芝麻開門吧”,已掌握財寶咒語的黃金搭檔簡直一發不可收拾,讓他們在寶應這個舞臺表演得淋漓盡致。

 

黃奶奶在寶應時代超市購物出來正向前走,一個年輕人來問路,黃奶奶熱心給指路,這時年輕人附耳告訴黃奶奶,后面來的老頭拾到個小包,叫她看一下。剛說完,這矮老頭已到身后被截住。年輕人問:“你剛才拾得什么東西?”對答:“沒有”,年輕人一步上前,把口袋中包翻出,“乖乖,這么大的金項鏈,還有二百元和一張發票,肯定是送禮的丟的,見者有份”年輕人煞有介事地說。黃奶奶還猶豫,想哪有這樣的好事。老頭不同意,年輕人說:“你不同意我們就報警,大家都得不到”。這時老頭也軟下來,緊接著一唱一和用同樣的方法把黃奶奶金戒指一枚、黃金項鏈一條騙走。

 

小梅是一飯店服務員,早上急匆匆上班,路過寶勝苑賓館。一年輕人很焦急地向小梅救助,手機沒電,借手機打個電話。小梅看年輕人衣冠楚楚也就同意。還手機時年輕人對小梅說:“后面來的年紀大的拾到東西,你到時給我作證,好分東西”。老頭被攔下,承認拾到一個小包,但沒有打開。年輕人說:“不管什么東西,見者有份”。一條足金大項鏈,還有二百元及購物發票出現在眼前。老頭不同意分,年輕人不讓走說起碼五千一個人。老頭說:“身上沒有現錢,要到銀行去取。”年輕人叫小梅與老頭去取,老頭講你把東西拿走怎么辦,年輕人說我把大金戒指押給你。老頭說“東西給小姑娘,你同我去取錢,但你小姑娘也要押東西給我”。小梅稀里糊涂地把自己的金手鏈和金戒指押給老頭,手里捏著拾得的大金項鏈和年輕人的大金戒指,耐心地等二位取錢回來贖。

 

自掘陷阱

 

3月-5月,寶應縣公安機關先后接警9起詐騙黃金首飾案,而且手法基本差不多,被騙的也都是小姑娘或老年人。犯罪嫌疑人都是騎著摩托車,一口鹽阜腔,可以斷定是流竄作案。經調取有關路控錄像,經與周邊縣市公安排查,黃金搭檔在建湖縣漸露出水面。將累犯郭德余的照片給受害人指認,受害人從眾多的照片認出了騙子,很快郭德余被捉拿歸案,并交待出夏有才。可能夏有才已覺不妙,很快消失,成為網上通緝犯。

 

寶應法院公開審理郭德余詐騙案,經審理查明,郭德余與他人合伙詐騙他人財物9起,價值52578元,已構成詐騙罪,郭系累犯應加重處罰。歸案后坦白認罪較好,可酌情從輕處罰,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三萬元。宣判后,郭德余悔恨地說:“我一直給他人設陷阱,實質把自己陷下去,害人等于害自己。”騙子終于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留給人們的教訓發人深省,同時提醒人們一是不要太顯富,盡量不要在公共場所戴貴重飾品;二是不義之財不要貪;三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有困難引導去找警察。這樣才能讓騙子無縫可鉆。(文中人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