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和睦禮讓的叔嫂,因丈夫病故,為了能讓孩子得到父愛,保住堅守二十年的家,楊桂花接受與小叔子陳榮發的叔嫂婚事,以為生活會安穩平靜地過下去,這段特殊的重組家庭矛盾卻連連爆發。

 

20002月,楊桂花丈夫病故,只留下兩個孩子跟簡陋房子,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全壓在了這個瘦小的女人身上。倔強的楊桂花以為靠自己不怕吃苦的精神就能維持這個家,但是現實往往比自己想的還要殘酷。由于大兒子智力有問題,小兒子還未滿十歲又正值上學的年紀,不管是操持家務還是打工掙錢,楊桂花逐漸感到力不從心。就在楊桂花幾乎絕望的時候,小叔子陳榮發主動找上門來,提出與楊桂花的叔嫂婚事,在楊桂花心里,這種事情根本想就沒想過,自己比小叔子年長15歲不說,更何況是在思想封建的農村,傳出去一定會招來閑言閑語,楊桂花斷然回絕。

 

盡管楊桂花自尊心強,最終還是敗給了殘酷的現實。為了留守住亡夫遺留下來的家,照顧好兩個孩子,楊桂花考慮起陳榮發提出的那件事,畢竟兩個孩子是他的親侄子,血濃于水,陳榮發應該不會耍心眼,日子已經過到了這份上,也顧不得外人的瘋言瘋語,最終楊桂花答應了與小叔子陳榮發的婚事,2001年,兩人登記結婚。

 

婚后的日子并沒有楊桂花想得那般和諧。結婚后,陳榮發一直不把家庭放在心上,自己掙錢自己花,每年也只存有幾千元錢,楊桂花抱怨陳榮發不盡丈夫責任,陳榮發干脆外出打工,即使回家也不進家門。楊桂花自覺受辱,威脅要離婚,陳榮發卻提出離婚可以,房子歸他,還要另貼5萬元錢,201011月,楊桂花一氣之下,將陳榮發告上法院要求離婚。

 

承辦法官了解案情后,分頭做兩人的思想工作。陳榮發說自己之所以不回家不給家用是因為楊桂花拿自己當外人防,處處只為兩個孩子考慮,楊桂花提出離婚陳榮發覺得憋屈,自己提出的離婚條件也只是希望能打住楊桂花的離婚念頭,其實自己根本不想離婚,畢竟是自己當初提出的叔嫂婚事,兩個孩子又是自己的親侄子,以后還指望有人能送老歸山。楊桂花認為陳榮發是嫌棄自己年紀大,不想與自己過下去,想騙走亡夫留下來的房子,堅決不讓陳榮發陰謀得逞。了解情況后,法官重點做楊桂花的思想工作,將陳榮發心中的不滿和想法告訴了楊桂花,并建議兩人既然擺脫世俗走到了一起,心里就不能有隔閡,產生矛盾要及時溝通,萬不能互相猜忌,楊桂花同意法官的意見,覺得自己當初能同意叔嫂婚事,就應該給予陳榮發信任。

 

最終在法院的調解下,夫妻雙方重歸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