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朱局很熟的,關系鐵的很,你們只要花點錢請人家吃頓飯,再上下打點一下,這筆生意肯定是你到嘴的肥肉啦。”一個小青年正眉飛色舞地跟另外兩個生意上的伙伴說著。這個小青年正是以介紹生意需要活動經費為由,采用制造假文件、虛構事實等手段騙到了所謂的“活動經費”。18日,吳江法院審結了這起詐騙案。鑒于認罪態度較好,且積極退贓,被告人小杰被判單處罰金人民幣四千元。

 

“最近有單大生意想接嗎?吳江市某局的新大樓附近有四百多套節能安裝,舊大樓也有一千多套節能改造,我認識一個姓朱的局長,能幫忙拉拉生意,但是你們要給我幾千元的活動經費。”潘華和吳斌兩人聽小杰提到這個好消息,心里樂開了花,立馬將小杰接到車上聊起了這筆生意并當場給了5000元的活動費。小杰拿到錢后就躲了起來,其實哪有什么節能安裝的生意啊,他是認識姓朱的局長,可人家不認識他呀,只是最近手頭緊,缺錢花,這才想起了這個歪主意,想著到時候就說錢已經“活動”掉了,誰也拿他沒辦法。可是之后幾天潘華和吳斌兩人的電話一個接一個的催著,小杰還是有些心虛的,怕這件事情被識破,只好一邊以在外地出差為由推脫著,一邊想著穩住他們的辦法。

 

過了幾天,小杰想到可以去網上截一個公章下來,偽造一份文件,有了帶公章的文件,他們不就不再催了么,可以先拖上一段時間了。小杰就去一家打印店自己編了一份吳江市某局的處室函件,大概內容是該局已經暫時選定了這兩人所在公司的方案,讓潘華和吳斌兩個人在319那天到局面談詳細的計劃。小杰編好了這份文件之后就給潘華傳真了一份。兩人收到蓋著公章的傳真,立馬就打電話給小杰,夸他辦事真牢靠,事后一定好好謝謝他。這頭小杰心里松了一口氣,終于又可以拖幾天了。終于到了19日,兩人打電話給小杰,希望他能一起去找朱局,在旁邊說說好話,把這事盡快定下來。小杰卻又推脫說朱局很忙,要改天跟他們見面談這個事情了。這讓潘華和吳斌兩人覺得很不舒服,但是有求于小杰,也不好說什么。于是這單生意又耽擱了下來。

 

直到過了半個多月,本來就滿腹狐疑的潘華看到了已經做好節能工程的新大樓,才恍然醒悟自己被騙了,于是兩人迅速報了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