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寧法院為四名“大學生”被告人召開緩刑適用聽證會
作者:王震 陳慶 發(fā)布時間:2010-12-23 瀏覽次數(shù):764
幾名在校“大學生”因一時糊涂,誤入歧途。雖然犯罪情節(jié)較輕,但卻已觸犯了刑律。“一邊是數(shù)名年輕大學生的光明前途,一邊是鐵面無私的國家法律”,案件受理后,主審法官陷入兩難。為此,經過研究決定,合議庭決定召開一個由公訴方、被告人、辯護人、被告人所在鄉(xiāng)鎮(zhèn)司法所的社區(qū)矯正工作人員、被告人所在轄區(qū)村委會負責人、被告人所在學校的老師以及被告人的父母組成的緩刑適用聽證會,對被告人是否適用緩刑進行考察。
曉東、小偉、小飛和小雨(均為化名)原本是睢寧縣某中學高三畢業(yè)班的同班同學,2010年5月的一天因瑣事與人發(fā)生爭執(zhí),后雙方糾集多人相約互毆,對所在學校的教學秩序和社會秩序都產生了較為惡劣的影響。犯罪后,四被告人均參加了高考,并順利的被江蘇無錫、湖北荊州等地的專科院校所錄取。正當四人為未來的美好而憧憬時,卻各自收到了公安機關的傳喚,經審訊,四被告人對之前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睢寧縣人民檢察院以四被告人涉嫌聚眾斗毆罪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案件受理后,主審此案的陳法官陷入深深的思考當中,因為他知道一旦四人被判處實刑,不僅他們的求學生涯將可能從此終結,而且其人生也可能將就此發(fā)生改變。然而聚眾斗毆罪作為一種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犯罪,對被告人適用緩刑有著極其苛刻的條件。為此,陳法官多方奔跑,組織了一個由公訴機關、被告人、辯護人、社區(qū)矯正機構人員、被告人所在轄區(qū)村委會負責人、被告人的父母及所在學校的老師參加的緩刑聽證會,對被告人是否適用緩刑進行了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