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法院高效化解12起“紅雙喜”商標專用權糾紛
作者:徐華 潘瑛 發布時間:2010-11-24 瀏覽次數:656
日前,昆山法院高效審結了12起“紅雙喜”商標專用權糾紛案件。該批案件均以原被告雙方達成庭外調解、原告撤回起訴結案,同時被告均自愿履行完畢,真正做到了案結事了。
原告上海紅雙喜股份有限公司是“紅雙喜”商標的持有人,憑借著優良的產品品質和巨大的品牌知名度,其生產的乒乓器材以及羽毛球器材等產品一直是國際、國內市場的主導者,在廣大消費者心中已具有廣泛、持久的影響力。今年8月,原告發現昆山一些個體超市銷售的羽毛球拍、羽毛球等“紅雙喜”系列產品疑似假冒偽劣產品,隨即委托公證機關進行公證,并在公證員的監督下,對所購買的產品進行鑒別,均認定為假冒原告注冊商標的商品。后原告對昆山12家個體超市提起訴訟。
由于被告均為個體超市,經營規模不大,銷售產品大多從批發市場進貨,經營者在法律認識上存在很多誤區。被告大多都認為法律只是針對假冒商品的生產者而非銷售者,同時認為自身零售假冒商品的行為,最多只是由工商等部門進行一定倍數的處罰,而非由司法審判來裁決。這些都使得被告在案件訴前調解階段情緒激動,雙方當事人矛盾異常尖銳。為此,法院知識產權庭派出資深法官組成合議庭,認真研究案情,積極開展調解。
為高效化解批量糾紛,主審法官在被告地址不詳的情況下,利用周六時間親自上門,挨個兒給被告送達應訴材料,了解被告情況,提前進行法律釋明,給予當事人自行了解和咨詢法律的時間。隨后,法官又專門安排一個下午的時間,耐心給當事人講解法律法規,利用其中個別具有法律意識的人員從旁說服教育,打開雙方的心結。當得知其中一個被告身患殘疾,法官還多次給原告做思想工作,最終使得該被告少支付了600元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