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促公正 公開樹權威
作者:汪強 王駒 發布時間:2010-11-23 瀏覽次數:1080
今年來,江蘇寶應法院以扎實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為契機,大力推進司法公開工作,取得了顯著效果,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擴大范圍——能公開的全部公開
以程序公開為切入點,推行立案、審理、執行、委托鑒定等各個環節全面向當事人公開。在立案環節,在立案大廳設置電子顯示屏,公布訴訟基本知識和監督電話等,方便群眾參與訴訟和監督;設置觸摸顯示屏,當事人可自助查詢法院概況、訴訟須知等情況;印制訴訟指南小冊子,供當事人免費取閱。在庭審環節,凡是依法應公開審判的案件一律公開開庭審理,并通過審務公開欄、電子顯示屏等多種媒介刊登庭審公告,方便公民旁聽庭審。在執行環節,及時告知當事人進入執行程序后的權利和義務、執行不能的風險承擔、執行案件進展情況和法院采取的強制手段。在裁判文書撰寫環節,加大裁判文書說理力度,實行法律文書附法律條文制度,讓當事人官司勝得明白、輸得服氣;在司法鑒定環節,建立了專門的搖號工作室,采用公開搖號方式確定委托鑒定或拍賣評估機構,最大限度保障公開透明。
拓寬渠道——能共享的全部共享
積極搭建法院與社會各界溝通的平臺,不斷拓寬司法公開渠道。通過報告重大事項促公開,法院重要文件、重大工作部署、日常工作簡報、信息、報告等有關材料,及時向黨委、人大報送。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監督促公開,自2006年起,堅持按季度編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絡專刊》發放到轄區600余名代表、委員手中。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法院工作、旁聽評議庭審、擔任特邀監督員。今年以來,共邀請代表、委員視察法院50余人次,旁聽評議庭審7場80余人次。基層基礎建設得到揚州市人大代表的充分肯定。在揚州市“三級代表議公正”活動中,該院獲得的代表滿意度達99%。暢通民意溝通促公開,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群眾意見簿,在“中國寶應”門戶網站設立“服務企業信箱”,在和諧共建鄉鎮和社區設置“法院信箱”,征求并聽取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堅持并不斷完善“院長接待日”制度,確保來信來訪件件有處理,事事有答復。
創新形式——能開放的全部開放
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不斷創新司法公開形式。堅持請進來,使司法公開信息得以生動展示。從今年1月份起,大力推行“法院開放日”活動,邀請縣精神文明建設市民觀察團、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區群眾、師生代表、媒體記者等參與活動。活動中,社會各界代表參觀了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科技法庭、搖號工作室、警械庫等,旁聽了案件庭審,并參加座談會,征求他們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一年來,該院在“開放日”接待參觀群眾150余人次,拉近了法院與群眾的距離,增進了群眾對法院工作的理解支持。堅持走出去,把司法公開信息送到基層和一線。組織干警深入基層開展法律咨詢、法制講座、巡回審判等送法活動,把法律服務送到工廠企業、鄉鎮社區和百姓家門口,有一余萬人參與其中并從中受益。自2008年以來,每年以當年度該院審理案件為素材,精心編撰《以案說法》免費向社會各界發放,營造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今年來還分別編撰了《涉企案例選》和《青少年犯罪案例選》,滿足企業和學校的特定司法需求。今年以來,又在全縣開展了“傾聽企業呼聲、服務企業發展”專項活動,形成了覆蓋全縣14個鄉鎮、4個園區、40家重點企業的聯系網絡。活動中幫助企業、鄉鎮、園區解決法律問題20余條,發出司法建議45個,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