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緣
作者:張文娟 發(fā)布時間:2012-10-16 瀏覽次數(shù):1712
最早萌生從事法官的強烈想法,可以追溯至五年前一個冬日明媚的下午。那天,我剛剛領取到備戰(zhàn)數(shù)月獲得的成果——法律職業(yè)資格證,證書上的國徽莊嚴神圣、熠熠生輝,像是對吟吟學子的鼓舞鞭策。那一刻,我決定,擯棄平庸走向法庭,成就自己作為一個法律人最崇高的夢想。幾番輾轉(zhuǎn),數(shù)回奔波,我來到蘇州這座風光旖旎的江南古城,走進了個人以為因“春江潮水連海平”而得名的平江法院,從此開啟了自己也許將為期一生的法官職業(yè)生涯。
初來乍到,我被安排在辦公室工作,四個月后,我被分到了民一庭——傳說中最苦最累的庭室。果然,民一庭沒有讓我失望,每一天民一庭的每一位法官身邊都圍繞著n多當事人,不是到法庭開庭,就是在辦公室調(diào)解,偌大個辦公室總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不時還有個把當事人出言不遜聲雷貫耳,讓人想起東港的菜場,還有蘇大的后莊。民一庭的書記員每天也是忙得不亦樂乎,發(fā)副本、印文書、裝案卷,叮叮當當,忙忙碌碌,整個311室就像個中小企業(yè)的手工作坊。因為前任趙院長的名言“一個法官沒當過書記員就像一個女人沒有生過孩子,你的一生是不完整的”,我自然而然也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書記員工作繁多雜亂,程序上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錯都可能導致嚴重后果,為此,我也曾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那時候,庭里還不是一對一的模式,書記員同時跟隨所有民一法官記錄辦案,為防止遺漏法官交代事宜,我每天都會盤點記錄一遍待辦事項,將此記錄壓至最醒目的鼠標鍵盤下,日日清查,時時警醒,終于沒犯大過。當書記員最大的收獲,就是可以見識每個法官不同的辦案風格,如王震平的堅毅執(zhí)著,王文萍的干脆利落、毛萍萍的從容淡定,王乾的深思敏捷,還有劉鋒的不慍不火等等,這些經(jīng)歷讓我在今后的辦案中受益匪淺。
當然,書記員工作并非想象中的一板一眼,偶爾也會經(jīng)歷意想不到的驚心動魄。一次,在一起離婚糾紛中,男女雙方新婚燕兒就鬧離婚,一年后又來我院,矛盾有增無減,主審法官王文萍經(jīng)過多次勸解,終于促成雙方達成離婚調(diào)解協(xié)議。約定男方對女方作出一定經(jīng)濟補償,女方自行搬回婚前自購家電,男方予以協(xié)助。對于裁判庭來講,通常案件到此已畫句號,但王法官出于職業(yè)敏感,唯恐當事人在交接物品時再起干戈,便決定前往現(xiàn)場。交接當天,女方父母因覺新嫁女變成離異人,對舊姑爺萬般仇恨,趁搬家工人入門拆裝電器之際,帶領親友蜂擁而入,圍攻舊姑爺。見此景,王庭上前極力勸阻,我在旁邊魂飛魄散。好在女方家族速戰(zhàn)速決,男方身負幾處外傷并無大礙。以往了解到,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官,通常身穿緋紅色的長袍,頭戴巨大的假發(fā),在一座鑲嵌華麗的法庭里進行審判,以其智慧和權威吃哦從汗牛充棟的判例匯編中制造出法律來,永遠的高高在上神氣凌人。相比之下,中國的法官為何有這樣大的落差?尤其是民一的法官,常常要苦口婆心化解矛盾,甚至于徒手上前勸架止毆,難怪有法院中人自嘲為“居委會大媽”——一副熱心腸,兩雙清袖管。有時我迷茫過,也曾懷疑過,難道在象牙塔里學了這么多年,出來后竟要變作婆婆媽媽?
在省法官學院兩次培訓后,我開始正式辦案。起初,有點茫然,更添慌亂。依葫蘆畫瓢,摸石頭過河,動輒請示領導,四處拜師求教,甚至于普陀山上焚香禱告,各種招式,悉數(shù)用遍,這才略微得法稍釋下懷。記得有一起道賠糾紛,受害人被撞成植物人,終日臥病就醫(yī)人事不醒。受害人家屬多次來院訴訟,求償先期醫(yī)療費。這次,受害人家屬第三次來院起訴,要求肇事方一次性賠償殘疾賠償金及二十年護理費等百萬余元,后續(xù)醫(yī)療費另計。接到該案,我了解到本起事故中,雙方均負同等責任。原告方醫(yī)療費源源不斷,三番五次起訴多有不便;而肇事車輛一方賠償能力有限,一次性賠償二十年護理費難以應對,且受害人已年近六旬,在世時間很難預料,認定過短則受害人家屬生怨,支持過長則被告方不滿,雙方也是糾結(jié)良久互不相讓。我一度陷入困惑之中,進退兩難。后來,我請示吳庭,庭長果然見多識廣,建議由被告方向法院提供一定現(xiàn)金擔保,原告逐年領取當年護理費。我茅塞頓開,隨即約見雙方當事人,電話溝通無數(shù),終于使雙方打開心結(jié),連同醫(yī)療費以上述方案調(diào)解事了。這起案件的成功調(diào)解讓我明白,不管是何種類型的當事人,只要承辦法官設身處地替當事人著想,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示之以法,就一定會贏得當事人的尊重。面對面促膝談心也好,背靠背解說利害也罷,只要能化解當事人間的是非恩怨,解決轄區(qū)百姓的矛盾糾紛,能夠?qū)W有所用學以致用,對我們年輕干警來說,那就值得。去年一年,我共結(jié)案166件,調(diào)撤134件,調(diào)撤率81.17%,案由涉及道賠、人損、相鄰、借貸等多種糾紛。
當然,作為一名代理審判員,我所經(jīng)辦的案件,在量的積累和質(zhì)的提高方面都比較有限,在庭審駕馭和法律文書寫作能力方面亟待加強。司法是件嚴肅的事情,權威和嚴謹應是司法給人最初的印象。在判決方面,更是如此。那怕是一個最簡單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在判決文書上面都有很多應當注意的細節(jié),比如判決主文依據(jù)的實體法要放在程序法之前,甚至一些低級的文字錯誤都極易影響法律文書的權威性。可以說,注重細節(jié),永不過時,對于判決書認定的事實就更應該慎之又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會更加注重理論的學習、證據(jù)的把握和群眾工作能力的提高。
總結(jié)過往得失,辦案各有技巧。法官的職能不是也不可能是機械地適用那些眾所周知的和已經(jīng)確定的規(guī)則。案件千變?nèi)f化,社會變動不居,法也隨時增刪。遇到不解時,我是該冥神細想這次該怎么辦,還是去翻閱舊章詢問上次是如何辦。其實,每種類型的案件都有共同的特點,在審理過程中既要遵循既定的原則,更也要學會在個案中靈活變通。我國的立法源自于民,法院的司法自然為民,但究竟如何司法?怎樣為民?我以為,法不局限于條文,不拘泥于庭室,上人倡導的尋常巷陌,田間地頭,也許不失為有益的嘗試。將法與社會倫理、民俗習慣融會貫通,對待不管是在法庭上大呼小叫的惡婦,還是對你一口一個“尊敬的法官大人”的當事人,做到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更能彰顯法官的覺悟和素養(yǎng)。記得還在擔任書記員的時候,曾記錄一起相鄰關系糾紛,我隨王乾法官查看現(xiàn)場,原告是典型的惡人先告狀,見到被告就罵不絕口。但就在王法官準備登高觀望之時,原告一個箭步過來一把扶住了妄圖搖晃的高凳,我知道,她怕把王法官給摔著。過后,我曾想,原告之兇悍,堪稱當代蘇各拉底之妻,然而就從她為王法官那溫柔一扶,可以得知她內(nèi)心深處對法律是認同的,對法官是尊重的。司法并不只是冰冷與嚴峻,更應有溫情與關愛。作為法官,司法為民不僅要喊在口上,更要記在心里,哪怕是為蘇格拉底之妻那樣的當事人。
寒來暑往,人事變換。從辦公室到業(yè)務庭,從書記員到審判員,案子前仆后繼,人也馬不停蹄,轉(zhuǎn)眼已經(jīng)四個春秋。民事案件,總是情感和利益交織,矛盾和金錢交錯,處理起來相當棘手。近來庭里人手減少,案件數(shù)量激增,又趕上自家裝修,大小事情不斷,一時間我進入了有生以來最緊張抓狂的階段,經(jīng)常把自己弄得焦頭爛額,細想?yún)s總是無悔,因為身在法院,與法有緣。能夠身著法袍手持法錘,原本就是無上的榮耀。既然做了這個選擇,我就要堅定地走下去,不回頭,不動搖。我真心希望,平江法院的各項工作能夠蒸蒸日上,也十分愿意,和法界同仁一道將司法為民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