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句容法院審理了一起未成年犯罪案件,由于父母對兒子第一次“伸手”不聞不問,導致兒子最終走上犯罪道路,令人扼腕嘆息。

 

小龍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父親做生意經營有方,生活過的挺殷實,然而小龍的父母親過分注重物質條件的提高,疏忽了自己兒子的教育,致使小龍逐漸認識了一些社會上的不良青年,慢慢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起初,小龍在學校成績還不錯,因為缺乏父母的關愛和教育,他漸漸的迷上了網絡游戲并交上了一些亂七八糟的朋友。初中畢業以后,小龍沒有考上高中,在家人的放縱下,他整日游手好閑,不務正業。某日,小龍在親戚家玩的時候,隨手亂翻發現了一些金首飾,就順手放進了自己的口袋,隨便找個地方就賣了幾千元錢。看著手里的“巨款”初嘗甜頭的小龍不相信錢竟然可以來的如此容易,他雖然很高興,卻也很害怕,害怕像以前犯了錯誤一樣被父親狠狠的打一頓。不久,親戚發現金首飾不翼而飛,便找到小龍家質問他,他矢口否認,親戚雖然覺得隱隱約約是他但是卻苦于沒有證據證明,父親問小龍,小龍也不敢承認。雖然小龍父親和親戚都認定是小龍偷了首飾,但是小龍父親對其親戚做出賠償以后,雙方都沒有細加追究。小龍忐忑不安的過了好幾天,甚至做好了被父親暴打一頓的準備,但是出乎意料,竟然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后來,小龍和社會上的朋友又一起盜竊作案5起,合計價值人民幣五千余元。然而,法律的眼睛是尖利的,小龍最終還是難逃法網。 

 

承辦法官審理后認為:小龍犯罪時年齡尚不滿18周歲,文化知識水平低,法律意識比較淡薄,其家人忙于生計放松了對他的教育,以致走上了犯罪道路。承辦法官對小龍和其父母親嚴肅批評和教育后,經過慎重考慮,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決定從輕判處小龍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