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古城揚州秋風送爽,丹桂飄香。

 

8日,揚州市委組織部與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舉辦揚州市大學生村官與法官結對共建促進基層和諧穩定活動啟動儀式。60雙法官的手與60雙大學生村官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攜手踏上結對共建,強化基層建設的輝煌之路。法官與大學生村官代表簽訂了“結對共建協議書”;揚州中院向大學生村官代表頒發“特邀人民調解員”聘書。  近年來,揚州市通過省市選聘、縣鄉招聘、機關下派等多種途徑,建立了一支1517人的大學生村官隊伍,在全省率先實現了“一村一社區一名大學生”的目標。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在該市報送的大學生村官工作情況上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揚州率先在全省實現“一村一社區一名大學生”工作。

 

揚州中院時永才院長告訴記者,揚州中院制定下發《揚州法院關于進一步強化大學生村官與法官結對共建化解社會矛盾促進基層和諧穩定工作的實施意見》,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大學生村官與法官結對共建活動。時永才說,大學生村官與法官結對共建活動采取“一對一”方式,即一名法官與一名大學生村官結成共建對子。大學生村官與法官結對共建活動有系統開展法制培訓,全市法院針對農村地區社會糾紛的特點以及本轄區大學生村官的學歷、知識背景,通過專家講座、法官授課、“一對一”講授、庭審觀摩等形式,有針對性地為大學生村官講授與農村經濟社會生活相關的實用性法律知識,提升大學生村官的法律素養和法治意識,強化大學生村官進行民主決策的能力。打造鍛煉平臺。圍繞大學生村官的日常工作特點,以提升村官化解矛盾糾紛、維護農村穩定的能力為著力點,由結對法官擔任村官的調解指導員,通過聘請村官擔任特邀人民調解員、法制宣傳員、行風監督員、人民陪審員,參與案件審理、調解工作等多種形式,為大學生村官提供實踐鍛煉平臺,提升大學生村官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的能力。積極延伸司法職能。全市法院結合“百名法官進鄉鎮(社區)”活動,在做好與村官的結對共建工作的同時,主動延伸司法服務職能,為每個鄉鎮街道配備一名法官擔任“鄉村法制輔導員”;為每名村官配備一名法官任“矛盾化解協調員”;在每村每社區配一名法官擔任“基層自治參謀”,與村官一起幫助基層解決遇到的法律問題,積極為基層提供優質司法服務。

 

為了提升大學生村官的處理矛盾糾紛的能力,揚州中院還與市委組織部聯合編印了《大學生村官調處基層常見糾紛指導手冊》,列出了基層常見糾紛及處理方法、法律相關規定。大學生村官巫杰深有感觸地說:“接到參加會議的通知,我感到很高興,在農村工作中我迫切需要了解法律知識,法官與我們結對,我的心里有底了,感謝市委組織部和中級法院。”

 

揚州市委對結對活動高度重視,揚州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蔡愛華向記者介紹,大學生村官和法官都處于維護基層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第一線,站在化解和調處社會矛盾糾紛的最前沿。大學生村官與法官優勢互補、攜手共建,共同促進基層的社會和諧穩定。是促進基層和諧穩定的有力措施。”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周繼業說,開展大學生村官與法官結對共建活動,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素質高、熟悉基層情況的優勢,有利于人民法院更好地化解基層涉訴矛盾糾紛。有利于促進大學生村官增強學法、用法的本領和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推動基層社會管理創新。同時法院能夠及時了解基層群眾對人民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有利于人民法院自覺接受監督,促進公正廉潔司法。              “全省十佳法官”、邗江區人民法院法官徐莉說,作為一名有著二十多審判工作經歷的基層法官,我最大的財富可能就是這二十多年積累的豐富矛盾糾紛化解經驗以及通過實踐檢驗的法律理論知識。在與大學生村官結對共建活動中,我會傾我所有、盡我所能,全力幫助大學生村官盡快熟悉并適應基層工作,尤其是要幫助外地來揚的大學生村官熟悉揚州農村的鄉土人情、民風民俗、社情民意。

 

隨著周院長、蔡部長為“揚州市大學生村官法制培訓基地”揭牌,活動進入高潮,而由揚州中院副院長徐軍主講的“大學生村官專題法制培訓”的第一課 ——化解矛盾十法正式開始,課題上,年輕的大學生村官們聚精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