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司法律動大美境界
作者:婁銀生 發布時間:2012-09-27 瀏覽次數:1144
有一種美,令人悅目,令人追求,這是一種可以創造奇跡的美、是一種可以吸引靈魂的司法和諧之美。今年6月,全國大法官研討會在天津舉行。江蘇省高級法院院長公丕祥在會上作了題為《弘揚核心價值觀,提高司法公信力》的主題發言。據介紹,江蘇法院近年來以精神文化促法魂凝練,以行為文化促素質提升,以物態文化促氛圍營造,推動了全省法院可持續科學發展。全省法院案件質量評估綜合指數連續多年位居全國法院系統先進位次。根據2011年全省法院公眾滿意度調查,法官隊伍的工作作風和廉潔司法情況滿意度得分同比增加了2.84分,全省13個地區均達到“滿意”等級。
“每次聽到或唱起院歌,都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人民法官莊嚴的神圣感也因此油然而起。”
“務實、嚴謹、博學、超越”--這剛勁有力的八個大字,赫然鑲嵌在位于浩浩黃海之濱的濱??h法院審判大樓前,成為激勵全院干警新一天奮發進取的動力。
“我們奮斗在港閘法院,崇德尚法明斷敬業是我們的追求,肩負光榮的時代使命,我們滿懷豪情向前進……”南通市港閘區法院把干警集體填詞、作曲的“港閘法院之歌”作為自己的院歌。法官們對記者說:“每次聽到或唱起院歌,都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人民法官莊嚴的神圣感也因此油然而起。”
記者了解到,全省各級法院按照“灌輸與養成并重”的思路,促進法官審慎履職,自覺做到舉止端莊、語言文明、行為規范。各法院注重制度與文化的有效銜接,堅持把審判工作、隊伍建設和行政管理實踐中的好的管理措施加以制度化、規范化,充分發揮制度對法院文化形成和發展的促進作用。全省法院在辦公大樓、審判法庭和人民法庭新建、改擴建的過程中,注重融入法院文化元素。
6月1日下午,在宿遷市宿城區法院的大法庭里舉行的第二期“歸屬文化法官論壇”上,青年法官沈金龍的發言引起大家的共鳴:“所謂歸屬,就是一種感覺。一種你覺得自己屬于這里的感覺,一種回家的感覺。而我現在正有這種感覺。”
如何將文化融入法院工作,融入法官心靈?據介紹,宿城法院“一認可二接受三歸屬,循序漸進的法院文化”應運而生。院長劉懷說:“建設歸屬文化就是要讓每一位法院干警真正快樂地工作。”省法院院長公丕祥對宿城法院的做法及時作出批示,要求盡快推廣,引導法院文化建設。
“黨的優良傳統始終是法院工作的法寶,黨建文化同樣是法院文化建設'不老'的主題。”宜興市法院院長劉勇表示,培養和完善法院黨建文化一直都是該院文化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幾年來,院領導每年都會登上講臺為全院干警講授一堂生動的黨課,每個月都會抽出一個休息日組織干警學習黨的理論思想,給每位干警發一本記錄本,記錄下自己學習的心得體會。
江蘇各地法院切實抓好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的研究、教育和實踐,確保融入到干警思想中、體現到司法行為里。緊緊圍繞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精心總結提煉法院精神,向廣大干警征集院歌、院標和院訓,努力增強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向心力。
“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我宣誓:忠于憲法和法律,忠于人民利益,恪守職業道德,嚴肅執法……”
今年2月29日上午9點,省法院舉行新任法官任職宣誓儀式:“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我宣誓:忠于憲法和法律,忠于人民利益,恪守職業道德,嚴肅執法……”院長公丕祥帶領近三年新任命的43名法官進行了莊嚴而神圣的宣誓。宣誓后,公丕祥殷切希望新任法官做到:一要始終保持忠誠本色,二要始終牢記為民宗旨,三要始終堅定公正追求,四要始終嚴守廉潔操守。
鎮江市潤州區法院以營造法正風清的環境為著力點,讀書思廉、檔案記廉、網壇論廉、環境育廉、文藝養廉、談心保廉、會議講廉、共建促廉的“八廉”活動深入人心。置身在這濃濃的倡廉環境中,法官楊克勤說:“在這樣一個濃烈倡廉的環境里,讓你不敢違、不愿違、不想違。”
在徐州市銅山區法院廉政文化的長廊中,記者看到懸掛著一塊特殊的展示板,從一罐茶葉到價值不菲的名品,展示板上清楚地記錄著法官拒收的每一筆賄禮。“這是我們在加強廉政隊伍建設方面的一個創新。為改變過去內容單一、空洞乏味的說教,我們力圖多組織寓廉于樂、寓廉于教活動,先后舉辦了廉政文化展、法官座右銘展、廉政文藝會演,利用展板、演講、討論、講座、考試等多種形式,確保形式上求'新'。”院紀檢組長陳衛東告訴記者。
全省各地法院準確把握行為文化建設的重點,積極培育符合職業特點的法官行為模式,確立法官共同的行為準則,樹立以全國集體一等功法院鹽城中院、全國模范法院蘇州市吳中區法院、全國模范法官陳燕萍、蔡裕華、郭祝山為代表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優秀法院、優秀法官的示范引領作用。各級法院把恪守司法道德作為司法要素之一,貫穿到審判執行工作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全面提升司法職業修養和職業素質,按照“灌輸與養成并重”的思路,促進法官審慎履職,自覺做到舉止端莊、語言文明、行為規范。努力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文化氛圍。自2006年起,省紀委、省委宣傳部等9個單位聯合開展了5批省級廉政文化示范點的評選活動,全省共有17家法院入選。
“在這樣一個地方法院能夠看到,中西法文化結合得這樣完美,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獨具特色地將文化元素融入大樓設計施工之中--鎮江市新區法院的“鏡園”法文化中心令人賞心悅目。
該院整個法文化中心以“法正方圓”作為總體布局,大樓俯視呈現外圓內方形狀,體現法律的嚴肅和莊重。以“鏡園”文化石取代“石獅”“獨角獸”,寓意司法和諧。引入“明鏡池”“高懸石”,體現明察秋毫、執法如山。法文化中心沿圍墻從東到西,依次是一池、二石、三友窗、四雕塑、五鏡臺、六廉壁、七碑林、八和風、九法井、十二生肖柱等法律文化景觀,不僅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同時又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營養,融入了古今中外眾多法律元素。不少前來參觀的客人每每會發出:“在這樣一個地方法院能夠看到,中西法文化結合得這樣完美,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遠遠看去,金湖縣法院審判綜合大樓恰似一架齊整穩重的“天平”,凸現司法機關的角色定位,彰顯著公平與正義;審判樓正面的翠柏叢中鑲嵌著“公正司法、一心為民”八個大字,彰顯人民法院的性質和司法宗旨;東南面巋然立著一尊青銅獨角獸雕塑,寓意執法者剛正不阿、執法如山;西南面的“清正亭”,在供人休憩的同時感悟“情、理、法”的真諦。
據記者觀察,全省法院在辦公大樓、審判法庭和人民法庭新建、改擴建的過程中,都注重融入法院文化元素,塑造體現法院特殊文化內涵的物質環境,向法院干警凸顯法院文化底蘊和公正精神,向社會公眾彰顯法院司法形象和法律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