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摸得著的生動
作者:張羽馨 發布時間:2012-09-19 瀏覽次數:1119
“現代法治意義下的司法公開是指在'法律底線之上',一切皆可公開”“正義不僅應當得到實現,而且應當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得到實現。”省高級法院院長公丕祥的這一段闡述,曾經給采訪全國兩會中央和地方媒體記者留下深刻印象。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生命線。省法院 2012年上半年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和記者通氣會10次,發布主題涉及2011年全省法院案件審理情況、十大工作亮點和十大司法建議、江蘇法院民生權益司法保護、司法公開開展情況、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執行案件相關規定、勞動爭議案件審判工作等各審判領域的司法舉措、典型案例和改革成果。
這是記者在省法院采訪時看到的關于司法公開的兩份重要文件:《江蘇司法公開示范法院標準》、《江蘇司法公開示范法庭標準》,文件明確了105項“示范標準”,考核分值。這兩份文件伴隨著江蘇法院司法公開五年的發展,隨著江蘇法院司法公開走上了一個全新征程--全面推進了法院信息新聞發布和庭審網絡電視直播,全面實現了庭審案件三同步,全面創新公開了司法拍賣,實現了最大價值;民眾參與到司法公開活動中,司法公開有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生動,有了彰顯司法風氣的開明和開放。
“海選”陪審創全國先河
讓公眾更多地接近司法,司法才能獲得公眾的理解、信賴和支持。
記者當年在南京下關區報名點看到,前來報名的市民很多,有20多歲的大學畢業生,也有在職公務員、大學老師、退休工人,甚至一些社區居民偶然看到很多人在報名,也領表報名。一個小時內,就有100多人報名,學歷從研究生到高中生不等。
“我們不穿法袍斷案,替老百姓說了公道話,捍衛了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尊嚴和維護司法的公正。”一位陪審員的話道出了廣大陪審員的心聲。“海選”人民陪審員,2007年南京下關法院開創全國先河。2012年,南京全市法院“海選”人民陪審員1614名,“讓民意進入司法,讓司法體現民意”,是此次“海選”的主題。目前全省人民陪審員已達3844人,數量相當于基層法院法官總數的52.5%,其中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的占92.8%。全省100多個基層法院的人民陪審員有3802名。近三年來,全省人民陪審員共198990人次參加審理了142999件案件。今年6月,全省法院人民陪審員一審案件陪審率達到93.7%,位居全國法院前列。
在下關法院,曾發生過陪審員與法官對案件意見不一致,最終審判委員會采納陪審員意見的例子。2009年10月,下關法院受理蘇州蘇燃煤炭公司訴胡濤買賣合同糾紛案,原告依據被告出具的欠條要求其支付煤炭款16萬余元。訴訟中,被告提起反訴,要求原告返還煤炭643噸或支付貨款38萬余元,依據是蘇燃公司業務員劉某簽字的一張收貨單。經搖號,產生了兩位人民陪審員參與案件審理。合議庭評議中,人民陪審員經過分析認為應當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但主審法官對此持不同意見,雙方分歧過大,案件提請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最終,審委會采納了兩位陪審員的意見。
“三同步”庭審更公開
可以這么形象地比喻,司法公開就是一個杠桿,能夠撬動司法公信力的整體提升。庭審同步錄音錄像、同步記錄、同步顯示庭審記錄,這“三同步”是江蘇法院推進司法公開的又一力舉。去年初,記者在省法院的一起經濟糾紛案件庭審現場發現,原先只有在法臺上出現的電腦顯示器也出現在原、被告席上。庭審開始,同步于庭審錄音、錄像,書記員的記錄逐字、逐句、逐行、逐段通過顯示器同步展現在雙方當事人面前。2010年10月31日,全省各級法院已經建成的科技法庭全部完成“三同步”工作,并于2011年初起全面推開“三同步”工作。
無錫中院首個庭審“三同步”的案件,是一起涉外商事糾紛案件。審判長在開庭前數分鐘進行了簡單說明:除了同步錄音錄像之外,雙方桌子上的顯示屏對書記員作的法庭記錄同步顯示,如有記錄不準確的,可以申請法庭立即糾正。
在法庭調查中,當審判長要求原告律師就所認為的被告應當依據公司法規定的7項清算義務逐條說明時,記者注意到,原本語速較為正常的原告律師,立即雙眼緊緊盯著自己桌子上的屏幕,邊陳述邊等待著書記員錄入,其間講到幾處貨款金額等數據時,則多次重復,而三位合議庭成員,也耐心地等待著書記員仔細錄入。
采訪時,原告律師坦陳,第一次看到法院能及時顯示法庭記錄,能隨時查看自己的陳述,感覺審判更為公開了。主審法官告訴記者,庭審記錄同步顯示在更好地維護當事人訴訟權利的同時,對法官和書記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同步錄音錄像相比,當事人在庭審中更關注記錄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可以避免記錄情況和實際敘述完全相反情況出現,同時在一些知識產權專業術語的記錄上,也將更為準確。
打破法律文書神秘性
在努力推進全面、全程、實質公開同時,自去年以來,省法院每年都會選擇一些工作基礎較好、群眾普遍歡迎、社會影響較大的司法公開項目作為重點,積極回應群眾的司法需求。
徐州中級法院院長李后龍告訴記者,近兩年他們已網上圖文直播庭審活動60次,互聯網發布裁判文書3016份,群眾旁聽庭審過萬人。與此同時,全省法院目前除了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外,一審案件、死刑二審案件、知識產權和涉外商事二審案件全部公開開庭審理。
為打破法律文書的神秘性,江蘇法院率先將所有生效知識產權和涉外商事裁判文書上傳互聯網。早在2006年6月,省法院網站正式開通“訴訟當事人個案查詢系統”和“涉訴信訪查詢系統”。去年,全省法院全面開通“12368”電訊信息查詢服務平臺。
今年上半年,全省法院已直播庭審96件。無錫中院開辦庭審網絡直播欄目《庭審在線》,平均每期點擊2000次;徐州全市法院2011年開展網上圖文直播庭審213次;淮安中院將庭審直播平臺放到地方民生網站上;江陰法院2011年完成10個案件的庭審直播錄播,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截至6月底,全省法院共上網文書22183篇,比上期增加38.78%。對依法公開審理的案件,全省法院基本實現了公民憑有效身份證即可自由旁聽庭審。在繼續推進2011年5個重點項目的基礎上,今年又將落實執行公開、推進各類案件二審開庭審理工作以及加強三級法院互聯網站建設等三項工作確立為2012司法公開重點項目大力推進。
一步一個腳印把司法公開的要求落到實處,強化司法公開的實際效果,得到了上級法院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2010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確定了江蘇省高級法院、常州中院、徐州中院、淮安中院為全國司法公開示范法院,其數量位居全國法院系統前列。同時,省法院又確定了26個省級司法公開示范單位。自2011年3月開始,全省各級法院全面推進立案公開、庭審公開、執行公開、聽證公開、文書公開、審務公開,形成全面、全程、實質的公開態勢。同時,法院還另辟蹊徑保障司法公開,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強對司法權運行監督制約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2011年至今,最高人民法院《法院改革動態》兩次推廣了江蘇法院司法公開的做法和經驗。2011、2012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央和省級媒體刊發了江蘇法院司法公開的新聞報道和領導訪談等20余篇。
在今年3月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發布的2011年度《法治藍皮書》中,首次納入單獨針對司法透明度的調研報告。報告顯示,網站正在成為法院公開信息的重要平臺。根據報告測評的結果,江蘇省高級法院列司法透明度居前四名,而無錫、徐州兩地中院司法透明度入圍中級法院前十名。
陽光下的司法拍賣
司法拍賣,代表的是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利益,如何讓他們的利益最大化,如何讓司法拍賣在陽光下進行?江蘇法院系統近年來推進司法拍賣工作的改革創新,走出一條廉潔司法與保護當事人權益的雙贏之路。
自2009年3月起,蘇州中院、昆山法院嘗試建立了一套司法技術輔助部門規范委托拍賣的新機制。通過近一年的實施,競爭式聯合拍賣模式、拍賣公告網上集中發布以及搖號選擇拍賣機構等方法,這套新機制中的亮點,讓以前存在的拍賣成交率低、拍賣結果不能充分實現拍賣標的物價值、拍賣監管缺位的問題得到了一一解決。
為了讓更多的人獲悉拍賣信息,蘇州中院與蘇州市產權交易所協作,指定蘇州產權交易網為蘇州法院制定司法拍賣網絡公告發布平臺。只要進入蘇州產權交易網,即可查閱蘇州兩級法院的所有正在進行的司法拍賣公告。同時,在蘇州主流門戶網站都設立了網絡連接,以進一步擴大拍賣公告的傳播途徑和范圍。南京兩級法院司法拍賣也從2011年9月1日起,統一集中在南京市產權交易中心進行,同時推出了網上隨機選擇拍賣機構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