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錫山法院對一起未成年人參與、涉毒品數量高達223.4克的販毒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并當庭宣判。此案系錫山法院審理的首例未成年人販毒案,且涉毒數量為歷年來販毒案件(含成年人案件)之最。

  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短短一個月時間,被告人小波向他人販賣毒品甲基苯丙胺77.9克。被抓獲時,民警從其身上當場查獲并從他人租住地查獲小波與他人共同購買并準備用于販賣的毒品甲基苯丙胺145.5克,共計223.4克。因為小波犯罪時系未成年人,又有立功表現,錫山法院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九年,并處罰金。

  小波出生于四川農村,出生一月母親便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訊,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小波的童年是與祖母一起度過的,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小學畢業后,迫于經濟原因,小波獨自來到無錫尋找父親,但是父親此時已經染上賭癮、欠下了巨額債務,為了躲避債務,小波的父親匆忙離開了無錫。舉目無親又面臨巨額的債務,小波承受了他這個年齡的孩子所不應該承受了壓力。不幸的童年經歷,親子溝通的中斷,親子互動的缺失以及父親不良行為的影響,對小波的成長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導向作用。在他人慫恿和毒品高額利潤的誘惑下,小波明知是不歸路仍鋌而走險。

  庭審當天,小波感到非常后悔,認為自己辜負了家人的關心。特意從老家趕來參加庭審的親屬告訴法官,小波的父親在庭審前兩天因患艾滋病剛剛去世,這個消息家人至今還瞞著小波。

  毒品犯罪滲透到未成年人群體,這是一個應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的現實問題,我們在為小波痛惜的時候更應當反思責任,著力構筑一條全社會共同參與、聯動整治的預防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戰略防線已迫在眉睫,讓我們舉全社會之力讓祖國的花朵在關愛中燦爛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