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高新法院密織知識產權保護網
作者:肖天存 王海 寧潔 發布時間:2009-02-11 瀏覽次數:2892
江蘇省常州高新區擁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288家,占全市41%,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值占該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的半壁江山。針對轄區高新技術企業密集的特點,該院精心編織知識產權保護網,為創新企業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務,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和企業主的贊揚。
保護的手,不只是定紛止爭
該院在知識產權糾紛審理中,注重對糾紛雙方知識產權利益的平衡與保護,促進雙方合作共贏,實現知識產權利益的最大化。2008年以來審結的15件知識產權案件,九成以上以調解方式結案。特別是對一些由于生產經營出現困難的侵權企業,在明確責任,賠償損失的前提下,積極引導當事人協商解決糾紛,盡可能通過規范有償使用的方式促進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爭取達到雙贏的效果。北京華蓋創意圖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意公司”)訴常州奧林匹克花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侵權一案(以下簡稱“房地產公司”),房地產公司通過技術手段從網上下載創意公司的圖片,用于制作樓盤宣傳冊,但沒有向創意公司支付相關費用。創意公司起訴要求房產公司停止侵權,并支付賠償金。由于該宣傳冊大部分已經向業主發放,重新印制會給房地產公司帶來較大損失。為此,承辦法官說服房地產公司支付圖片使用費和賠償金后,并沒有就此結案,而是積極促成雙方消除誤會,從訴訟中的對手成功轉型為商場中的合作伙伴。據悉,在法院的協調下,兩家公司已就進一步開展合作形成了初步意向。
保護的傘,不只是在審案時撐起
“審判工作的終級目標是定紛止爭,不能坐等糾紛上門,而是要主動服務,盡可能把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該院院長吳建國如是說。經多方調研,該院選擇了區20家重點企業,作為知識產權保護重點對象。通過采取向企業派駐法治建設指導員等措施,有效預防知識產權糾紛的發生。常州中院試行知識產權三審合一試點以后,高新區法院不再行使知識產權刑事、行政案件的管轄權,但該院仍然主動到企業上門服務,避免許多糾紛進入訴訟環節。建院以來,無一件涉知識產權刑事或行政訴訟向中級法院起訴。針對審判中發現的共性問題,該院及時進行總結,并在結案后跟蹤回訪,向企業提出防范建議。在審理兩個紡織機械公司侵權一案中,法院調查后認為被告生產并獲利的產品是侵權產品,判決認定被告行為構成侵犯商業技術秘密,責令停止侵害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98萬余元。考慮到被告法定代表人系曾在原告企業任職的內部主管人員,為避免同類糾紛的發生,該院組織召開保護知識產權企業家座談會,向企業家們講解了有關商業秘密、著作權、競業禁止等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內容,并重點就如果加強企業管理,防范內部管理人員侵犯知識產權提出了多項建議,幫助企業建立起了完善的商業秘密保護管理鏈。
保護的事,不只是法院一家做
為避免有關行政機關知識產權執法及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各自為陣的現狀,該院積極與黨委、政府及有關行政機關協調,整合利用好各方面的資源,在全社會編織知識產權保護網絡,打造知識產權保護合力。該院會同區工商、質監、科技等部門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協作制度,明確了指導和協調重點保護單位的知識產權司法保障和行政保護工作,同時定期召開重點保護單位的聯絡員工作會議,針對企業遇到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建立健全適應本企業運行特點的知識產權自我保護機制。去年6月,該院還與區工商局及有關鄉鎮調研后,決定在西夏墅刀具市場、孟河汽摩配市場建立知識產權巡回法庭,方便當事人就近解決知識產權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