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寶應法院信息化建設實現“三化”
作者:寶應縣人民法院 發布時間:2008-11-13 瀏覽次數:894
本網揚州訊:寶應法院以創建省級“信息化建設示范點”為契機,努力提高審判工作科技含量,積極推進法院信息化建設進程。
一是法院信息裝備實現現代化。今年年初,該院克服公用經費十分緊張的實際困難,投資80多萬元,完成了中心機房改造和規范化科技法庭建設兩項工程。在中心機房改造中,該院嚴格按照省高院規定的標準進行布線施工,構建了以千兆光纖為骨干的高速局域網系統,改造后的機房面積由30平方米擴大到90多平方米。該院在全市法院系統率先建成的規范化科技法庭,配備先進的法庭攝像、擴聲、舉證及顯示系統。開庭時,院領導和其他干警可以通過院局域網對公開開庭審理的案件進行實時觀摩,實時監督;先進的聲像設備確保各方當事人及旁聽群眾在庭審過程中能夠“聽得清楚、看得明白、記得準確”。中心機房視頻監控系統和多功能視頻會議室也基本建成,通過千兆交換機可使視頻會議室直接與市中院、省高院實現互聯。
二是審判質效管理實現智能化。院領導運用“領導決策輔助分析系統”對各類案件進行統計分析,利用網絡信息加強對審判工作的監督管理,設置立案、分案、排期開庭、結案以及歸檔五個節點對案件進行全程動態跟蹤,全面準確掌握審判工作基本情況。審判監督庭根據分工每季度在網上隨機抽查一部分案件,進行嚴格的評查,評議內容從程序、事實、法律適用、訴訟收費、裁判結果和社會效果預測六大方面細化為多個小項,評議時依照評議細則逐項進行,評查結果每月在網上通報排位。《法院綜合信息管理系統》根據權限對各類案件審限逐件自動提醒,并由立案庭專人負責在網上對審、執案件跟蹤檢查,對未結案件進行警示,通知承辦人,在《法院綜合信息管理系統》上以特殊格式字體公布,杜絕了超審限和超期羈押案件。
三是監督考核工作實現規范化。該院統籌制定出臺了《計算機系統管理員職責》、《網絡協管員職責》、《計算機網絡終端設備使用和維護規定》、《網絡安全保密員職責》、《關于開展干警、聘用人員信息技術培訓、考核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并將這些制度編制成冊,張貼上墻,為信息化建設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目前,以立案庭、審管辦、紀檢監察室、政治處為主體分別對案件流程進行管理、對案件質量進行評查、對違法審判進行查處、對崗位目標任務進行考核的監督機制已基本建成,使審判工作步入辦案規范、管理科學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