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泉山法院六項機制防控涉訴信訪案件發生
作者:趙克 韋園園 發布時間:2008-08-21 瀏覽次數:706
本網徐州訊:自從奧運會開幕以來,徐州市泉山區法院把信訪穩定工作作為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六項機制防控涉訴信訪,有效地防止了涉訴信訪案件的發生,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一、首問接訪預控機制。當事人或來訪群眾首先問到的工作人員即是首問接訪人,對提出的問題能解答的,應熱情解答;不能解答的,應引領來訪者到相關的庭室。信訪做到四個百分之百:所有來信來訪,逐一登記不遺漏,達到100%;所有來信來訪,都有人拆閱、有人接訪,達到100%;所有來信來訪,都有交辦,并把辦理責任落實到庭室、個人,達到100%;所有來信來訪,件件要有回音,達到100%。
二、依法析理教育機制。黨組成員帶頭接訪、息訪,對于信訪的群眾,不論問題大小、簡單復雜,不推不拖,熱情接待,說理釋疑,引導信訪人走法律渠道解決問題,使來院信訪人切實感到,理有處講,苦有處訴,難有人幫,努力化解不安定因素。
三外靠內聯協調機制。在處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中,積極與上級法院、區信訪部門聯系,依靠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和社會各界力量,實現對重點涉訴信訪人員的全天候動態監控。立案庭對可能發生上訪事件的重點人重點事進行登記后,由院長親自批轉責成相關庭室落實息訪息訴責任,嚴格落實零報告制度,杜絕信訪穩控死角。
四、全員參與聯動機制。加強內部的溝通、聯系,院信訪領導小組在全院進行信訪通報,對各類涉法信訪案件、涉案事件和基本信訪工作形勢及其動態,以及涉訴工作中存在的共性、個性問題和不足,處理信訪個案中好的經驗和做法,定期向院黨組成員和各部門負責人進行通報,做到信訪工作口徑一致,弱化上訪人上訪心理,在不斷調整和改進中推進涉訴信訪工作。
五、公平公正救濟機制。積極與區財政協調,設立司法救濟基金。對被執行人確無償付能力,而信訪人無經濟來源、生活極度困難且有需要提供救助;對因犯罪行為導致刑事被害人生活極度困難或急需醫療救治,而刑事犯罪行為人又無履行法定賠償義務能力的情形,從司法救濟基金中給予一定的經濟救助或救急資助,讓信訪人得到法律的保護,緩解其面臨的危機,消除其精神的創傷,體現和諧社會環境下的司法人文關懷。
六、制度約束懲戒機制。進一步完善涉法涉訴信訪接待處理制度,明確信訪接待部門和各部門工作職責,強化對因干警違法違紀引發信訪事件發生的查處,同時明確對上訪人無理上訪、纏訪的懲戒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