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繭抽絲找問題 精心評查煉精品
作者:張寬明 陳 芳 李龍吟 董正遠 發布時間:2012-09-10 瀏覽次數:1085
今年6月至8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先后3次向全省法院轉發了大豐市人民法院“兩評查”經驗,尤其是該院開創的裁判文書評查“五步法”,對全省“兩評查”活動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我們的文書評查活動,今年已經組織了4次,共評查了66份文書。”9月7日上午,在大豐法院裁判文書評查活動現場,院長宋長琴拿著4期的評查通報向記者津津樂道。
實踐進行時
“五步”評查 步步精心
第一步:搖號抽取,確保每個法官的文書都能參評
上午8點40分,大豐法院第五期裁判文書評查宣布開始。今天,對全院各業務庭10位庭長助理的裁判文書抽樣評查。
評查人員在院會議室里依次坐開,監察室主任徐江平啟動了裁判文書評查的第一個步驟--“搖號”。
“怎么選擇裁判文書還要搖號?”記者疑惑地問。
徐主任解釋道:“以前選取參評文書,有的按案號隨機抽取,導致有的法官被重復抽到,有的法官很少、甚至沒有抽到;有的讓法官自己報送,由于事先經過了篩選,沒有起到促整改的作用。現在為公平起見,我們將每位法官的辦結案件進行重新編號,搖到幾號,大家就都抽出幾號案件的裁判文書,確保沒有投機的可能。”
話音剛落,17號球已被選中,檔案人員很快找到了事先被標記為17號的10冊案件卷宗。評查對象確定下來,評查正式開始。
第二步:特制模板,由專業人員評查文書格式
9點整,10冊卷宗對應的裁判文書送到了評查人員手中。
審管辦主任秦剛告訴記者:“裁判文書印制時的格式問題,沒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很難發現,'五步'評查第二步就是請文印人員來評查文書格式,可以說是專業對口,人盡其才。”
記者注意到3名文印人員手中都拿著一份標準模板,正在與參評文書進行比照。這種模板是該院評查工作的一大特色,到底能起多大效果呢?
20分鐘后答案揭曉,10份裁判文書,3名文印人員已經全部評分完畢,這樣的效率令記者感到驚嘆!
文印員宗萍將手中的文書模板遞給記者后說:“這個模板是特制的,我們將實踐中總結出的多發性、易發性印刷排版問題都用醒目的標記標注在上面,一目了然。”
記者仔細觀察了這個模板,發現其對裁判文書的行距、字距,字體大小,章印位置等都進行了標注,利用其能很快找出文書的印刷排版錯誤。
第三步:查字詞句,請語文老師逐字把關
9點30分,參評文書流轉到下一組評查人員手中。秦主任告訴記者:“第三步的評查人員并不來自法院,而是從學校請來語文老師,負責查字詞句的工作。”
“怎么想起請語文老師?這一招真嚴!”記者為之叫絕。
分管執行工作的副院長徐遠峰解釋道:“判決內容直接影響案件的執行,一份有歧義的裁判文書不僅可能導致執行困難,還可能引起不必要的上訴、信訪。查字詞句并不僅僅是簡單的修改病句和標點符號,分析裁判文書表述是否簡潔明確規范,是這一步的重點。”
的確,讓專業的語文老師來評查字詞句,更能發現裁判文書中存在的語法問題,有助于提高法官文書寫作能力,規范文書寫作用語。
來自大豐逸夫小學的莊正校長感慨道:“請語文老師評查裁判文書的做法以前從沒聽說過,大豐法院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令我欽佩,我們一定認真評查,配合法院開展好這項工作。”
由于只對文字語法負責,不考慮具體內容,兩名老師在閱讀裁判文書數遍后,就將查找出的文字、標點錯誤進行了整理匯總。10點許,評查工作的第三步順利完成。
第四步:依據最高法院評查指導標準,評查小組全面評查
評查進入最關鍵的第四步:審委會委員對參評文書進行全面評查,包括案件事實闡述是否清楚,論證過程是否合理,適用法律是否正確等方面。根據最高法院評查指導標準,結合前幾步的評查結果,評出優良等次。
記者發現,在前幾組評查人員按步驟評查的同時,審委會委員們就已經開始同步工作,10冊卷宗在抽出裁判文書后,就被復印分到他們手中。審委會委員們先是各自閱讀裁判文書,查看卷宗,然后相互交流討論。
臨近12點,評查第四步基本完成,秦剛總結道:“10份裁判文書的打分工作已完成。中午審管辦將對分數進行統計核準,并初步評出優良等次,下午3點進行點評,被評查的10位庭長助理要全部參加。”
第五步:審委會綜合認定,點評通報
下午3點整,會議室里已經坐滿了人。該院副院長詹榮安告訴記者:“上次點評有個庭長的裁判文書名居倒數第四。點評前那個庭長再三請求不要點名,表示今后一定引以為戒。而'雙評小組'毫不留情,點評到人到案、到文書具體差錯,在全院引起了很大觸動。”
“上午的評查結果已經出來了,成績不說跑不了,問題不找不知道,我們要剝繭抽絲找問題,現在請各位評查人員具體說說。”3點10分,院長宋長琴宣布點評開始。
民一庭庭長陳菁華說:“10份文書看下來,感覺其中有些文書有個通病,就是長句太多。”
民二庭庭長臧全思接過話茬:“確實如此,有的兩行沒有一個標點,看起來讓人費勁。比方說小張那個案子,由于語句過長,導致敘述不清。”
眾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在張法官身上,張法官瞬間漲紅了臉,評查時這樣指名道姓的當面批評,在其他法院是不多見的。劉莊法庭庭長助理王季鋒小聲告訴記者:“上一次現場點評的緊張氣氛絲毫不亞于公務員面試,院庭長的點評一點不留情面,有的女法官甚至被說哭過。”
審管辦主任秦剛說,“這次評查發現有3份調解文書,三種表述方式:一種是過于簡單,如肖林的文書只交代'本院受理后,主持調解,達成如下協議';還有一種表述是劉鋒的,本院某月某日立案受理后,主持調解,達成如下協議;而規范的一種表述應該是杜美玲的文書,交代了立案受理時間,交代了由誰依照什么程序審理,當事人到庭情況,原、被告訴辯稱情況。在此基礎上,經本院調解,達成協議。以后,本院民事調解書在交代程序上要達到這個規范的標準。”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10份裁判文書一一過堂,逐一確定等級。下午5點30分,宋院長宣布此次評查活動結束,要求審管辦對評查結果進行通報,并計入崗位目標考績檔案。
至此,該院第五期裁判文書“五步”評查圓滿收工。
亮點透視鏡
裁判文書成司法形象名片
“今年,最高法院開展的'兩評查'活動,抓得很及時,很有必要,也很有成效。大豐法院的裁判文書,已經成為當地司法公開、公正、公信的最佳名片。”這是大豐市委政法委書記張建洋9月7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兩評查”活動的深刻感悟。
自最高法院組織開展“兩評查”活動以來,大豐法院積極探索“兩評查”活動的方式方法,創新載體,豐富手段,特別是裁判文書“兩評查”活動,在全省法院起到了示范效應。
月月評。審判員每月必須提交1篇裁判文書登于法院內網,供全院干警在內網點評,審管辦對點評意見匯總,定期公示評選結果,并計入法官績效檔案。對優秀法律文書作者增加績效考評分值,與部門評先評優、個人的晉職晉級相結合;對問題較多的部門和個人限期整改,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問責。
相互評。每季度末開展一次裁判文書質量互查,相互“挑刺”,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在相互評參評的50份裁判文書中,大多數的裁判文書格式完整規范,在頁面設置、行間距、頁碼編排、主文字體、文印整潔等方面體現了較高水平。10多位老法官格式得分為滿分,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
重點評。把二審法院發回重審、改判案件的裁判文書,當事人信訪投訴、申請再審案件的裁判文書列為常年評查重點。對領導交辦、督辦、特定類型案件進行重點評查。
院、庭長檢評。早在去年12月17日,該院就出臺了院、庭長法律文書檢評14條細則。規定院長、副院長、庭長對本院、本條線、分管部門法律文書進行檢查、評閱。每周至少檢評一份裁判文書,并形成工作記錄。院、庭長在文書檢評中注意收集、梳理和研究影響本院、本條線、本部門審判質量效率的共性或突出問題,每季度至少組織召開一次分析、講評工作,就存在問題集中反饋。
請進來評。邀請上級法院資深法官、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執法執紀監督員、社區干部、群眾代表等參加庭審觀摩旁聽和法律文書評查,對評查中的一些主要事項制作表格,分發到他們的手中,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通過他們旁聽庭審、開展座談、參與糾錯等方式,擴大“兩評查”活動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
走出去聽。該院除選擇精品文書在互聯網上發布外,還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法律文書,帶案走訪,請百姓評說,看事實有沒有敘說清楚,看理由有沒有講清楚,看法條有沒有寫清楚,目的是增強服判息訴的社會效果。
大豐法院院長宋長琴告訴記者:針對評查中發現的問題,他們及時通報,督促整改,對不及時整改的進行問責。對評選出的“事實清、說理透、法律明”的優秀法律文書進行獎勵。今年以來,該院審判質效考核指標明顯上升,各項審執工作運行態勢良好,當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再創新高。
點 評
最近,我應邀參加了一次大豐法院裁判文書評查活動,評查了10份文書,并聽取了法院“兩評查”活動的全面情況??傮w感覺有四個特點:
一是領導認識到位。院長親自擔任“兩評查”活動組長,院領導帶頭接受評查,營造出濃厚的活動氛圍。
二是可操作性強。該院制定了《院、庭長法律文書檢評實施意見》、《裁判文書“五步”評查實施意見》、《各類庭審規程》和《裁判文書制作標準》等操作細則。
三是評查機制新穎。在評查過程中,不斷創新方式,實行激勵機制,將評查結果納入崗位目標考核,緊貼執法辦案,服務審判工作實際需要,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四是活動效果明顯。對規定的動作不折不扣,自選的動作新穎別致,不僅細化評分規則、開辟宣傳專欄,而且緊貼審判實際,組織技能培訓等,有力地提高了司法公信力。
--大豐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吳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