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把誠信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抓緊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加大對失信行為懲戒力度,在全社會廣泛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作為法院,應堅持將推進社會誠信建設作為能動司法的重要抓手和社會管理創新的基礎工程,緊緊圍繞執法辦案第一要務,從“訴訟誠信建設、社會征信建設、誠信文化建設、司法公信建設”四個方面入手,著力構建法院助推社會誠信建設的工作體系,勇于探索,深化舉措,務求實效。

 

一、堅持懲處與保護并重,在強化能動司法中推進訴訟誠信建設

 

牢固樹立能動司法理念,將訴訟誠信建設作為強化審判職能的重要內容,維護誠信行為,制裁失信行為,著力規范訴訟參與人的誠信行為。第一,在案件審查環節,防范虛假訴訟。落實訴訟誠信告知、誠信承諾和訴訟審查等制度,加大對虛假訴訟的防范力度,嚴厲追究虛假訴訟參與人的法律責任。第二,在刑事審判環節,嚴厲打擊破壞社會誠信的犯罪。依法嚴厲打擊危害食品安全、詐騙、盜竊、偷稅漏稅、貪污等犯罪,懲處破壞社會誠信的犯罪行為,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第三,在民事審判環節,捍衛誠信底線。堅持“守信受益、失信懲戒”,妥善處理婚姻家庭、民間借貸、損害賠償等涉及社會誠信的民事糾紛案件。探索裁判說理式調解,堅持把調解建立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切實維護誠信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第四,在商事審判環節,引導商務誠信。強化誠信交易原則,充分發揮商事審判在調節利益、化解矛盾方面的功能,維護誠信守約方的合法權益和市場經濟秩序。第五,在行政審判環節,促進政務誠信。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等工作機制,支持與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和政務公開,切實保障行政相對人和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不斷增強政府公信力。第六,在強制執行環節,突出反規避執行。深化“三聯動三集中三下沉”執行機制,通過集中談話、集中查詢、集中拘留等措施,強化執行威懾,對不講信用、拒不執行的被執行人進行處罰和制裁,維護法律尊嚴,促進誠信建設。

 

二、堅持內建與外聯并重,在搭建信用平臺中推進社會征信體系建設

 

將推進社會征信體系建設作為法院的重要職責,堅持內外聯動,搭建平臺,推動建成信息完善、資源共享、制約有效的社會征信體系。一是注重內部構建,建立訴訟信息信用平臺。拓展商事信用評價披露和執行信息平臺,加強法院內部訴訟環節的配合,對立案、調解、審判、執行過程中發現的不誠信訴訟行為人,對其誠信訴訟包括誠信代理等情況進行收集、統計、評價、審核,編制“失信黑名單”,錄入信息庫,并及時披露。對存在不良誠信記錄的當事人,在訴訟全程進行預警和防范。二是注重外部聯動,助推社會征信體系建設。積極爭取黨委領導,加強與人民銀行、工商局、住建局等社會征信部門的銜接,助力建成信用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形成社會征信體系建設的整體合力。三是注重資源共享,發揮社會征信體系作用。完善信用信息查詢、交換、披露、應用等工作機制,實現各有關部門信用信息對接共享。對失信企業和個人實施限制貸款、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費等懲戒措施,促使當事人誠信訴訟,自覺履行法院生效判決。通過社會征信體系的制約、威懾作用充分發揮,真正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三、堅持司法公開與法制宣傳并重,在培育誠信環境中推進社會誠信文化建設

 

將弘揚誠信文化作為審判工作的重要導向,積極延伸職能,促進群眾誠信意識的提升和社會誠信環境的優化。一是推進司法公開。強化立案、審判、執行公開,重點實行執行案件實施工作期限和進程公開。開展法院開放日以及庭審直播活動,讓社會大眾直觀感受法院文化。邀請網友全程參與法院審執工作,借助新媒體力量放大誠信建設的社會效應。改進人民陪審制度,拓寬群眾參與司法的深度、廣度。將司法公開與有效解決糾紛相結合,通過“看得見的公正、可感受的高效、能認同的權威”,不斷增強糾紛解決的公正性。二是強化法制宣傳。加大“制售偽劣商品犯罪”等誠信缺失案件的公開宣判力度;建立誠信典型案例發布制度,編寫、公開發布典型的民事、商事、刑事及反規避執行案例;充分發揮巡回審判的宣傳功能,在便民訴訟、以案說法中培育群眾誠信意識。三是拓展服務空間。將司法服務與法制宣傳、司法建議等有機結合,針對審理中發現的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在誠信建設方面的不足,及時提出司法建議,促進有關單位誠信建設水平的提升。開展司法服務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等活動,通過誠信法律講座、誠信經營提示、誠信法制課堂等活動,著力推進社會誠信文化建設。

 

四、堅持教育與管理并重,在法官誠信司法中推進司法公信建設

 

“形象系于公正,法威存乎民心”,必須將司法公信作為社會誠信建設的重要保障,加強法院自身建設,切實以法官的司法誠信引領社會誠信。一是牢固樹立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開展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人民法官為人民”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通過法官講壇、道德講堂,深化誠信教育和法官職業道德教育,以誠信鑄公正。繼續實施新老干警結對培養“青藍工程”,深化業務學習、崗位練兵,改進司法作風,提高司法能力。二是加強司法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司法信息化、案件流程管理、司法監督、績效考核和責任追究等制度,深化量刑規范化建設,加大對不規范司法行為的查究力度,進一步完善“嚴格管理、規范運作、高效廉潔”的工作機制和運行體系。三是深化黨風廉政建設。鞏固和提升省級廉政文化示范點成果,健全黨員思想政治工作責任區、廉政風險節點防控等機制,嚴格執行“五個嚴禁”,推進“廉潔司法示范庭”創建活動,以良好司法作風和形象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