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說的是老年人閱歷豐富,見多識廣,對事情的分析判斷經驗充足,不容易被表現所蒙蔽。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老年人卻往往是詐騙份子主要的行騙對象,他們一旦上當,遭受的往往是財產和精神的雙重打擊。濱湖法院刑事審判庭根據近幾年來針對老年人行騙的手法進行了綜合分析,總結出以下幾點情況,提醒廣大老年朋友注意防范。

 

手法一:算卦去災

 

典型案例:多次因為賭博、盜竊、詐騙被刑事處罰的許某出獄后,再次伙同廣西籍犯罪分子邱某、劉某、王某等人來錫實施詐騙。許某事先選定一老新村作為作案地點,安排邱某、陳某在此等候,劉某、王某到另一地點物色作案對象。發現目標后,由劉某將來人攔下,打聽附近是否有一位專治疑難雜癥的老中醫,王某則乘機出現,表示認識該老中醫,并夸贊該老中醫如何了得,于是二人邀請被害人一同前往。途中劉某、王某故意與被害人嘮家常,得知被害人家庭情況后將信息電話告知邱某。到達老新村后,邱某謊稱是老中醫的孫子,其爺爺已準確測算出三個人的情況,并提醒被害人其兒子近期將會有難,要求其拿出財物給老中醫作法。待被害人回家取來金銀與現金后,邱某即要求被害人去市場購買幾個蘋果作為消災的“引子”,邱某等人則隨即攜贓逃離現場。

 

其他手法:除上述案例中的手法外,犯罪分子還常使用房屋驅邪騙術進行詐騙。犯罪分子假裝租房,在與房主閑談中表示自己略懂風水,先是夸此房風水好,然后突然發現某處陰氣太重,但稱可以通過有毛主席圖案(即人民幣)的物品作法消除。待房主拿出百元鈔票,犯罪分子便會乘機將鈔票掉包拿走。

 

詐騙特點:犯罪分子充分利用老年人常有的迷信心理,讓老年人在保平安的心理壓力下自動交出財物,作案時一般為多人配合實施,將被害人引入一定的情境,然后按照事先的安排分工協作,一步步騙取被害人的信任。

 

防范策略:這類詐騙情境復雜、人員眾多,特別是本地犯罪分子和女性犯罪分子的加入使得該類犯罪的成功機率極高。因此,廣大老年朋友要相信科學,消除迷信心理,在處置財物時要多與家人、子女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

 

手法二:共同致富

 

典型案例:宗某與邢某、朱某經合謀商定詐騙方法后,由邢某將被害人騙至某公司門口,宗某則假裝公司主任與兩人偶遇,邢某假稱要找該公司經理的女婿購買保健品。宗某稱可以帶兩人去公司經理的住處尋找,但擔心刑某是上門要債的,遂只帶領被害人前往該公司經理住處尋找。途中兩人又偶遇自稱“經理女婿”的朱某,朱某表示愿意以每粒60元的價格出售保健品。宗某即提議與被害人合資共同購買該保健品,然后以每粒90元的價格出售給邢某。被害人信以為真便回去取錢,待被害人取來現金一萬余元現金交給宗某后,宗某即借故離開。

 

其他手法:除上述以轉手買賣保健品為幌子的詐騙手法外,實踐中也出現了以倒賣電子芯片、外幣、郵票賺錢差價為誘餌的詐騙方法。

 

詐騙特點:通過倒賣物品賺取差價或者共同分贓來激起人們的貪財心理,讓被害人以為可以輕松花小錢賺大錢,并以特定的場所為掩護,比如工廠、銀行或者火車站等,符合特定情境,讓被害人放松警惕,又以實實在在的物品展示騙取被害人的信任,最終騙得財物。

 

防范策略:防騙原則是不貪財、不輕信。如果有陌生人提議和你一起做生意倒賣物品賺錢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

 

手法三:為你解憂

 

典型案例:鄔某因賭博欠下債務,得知其讀小學時的老師施某正在為女兒找不到工作而發愁,遂預謀以幫助安排工作為由詐騙施某的錢財。其跟蹤施某后故意過去搭訕,并謊稱自己的哥哥在某銀行工作。被害人便主動提出自己的女兒大學畢業尚未找好工作,托鄔某幫忙找人將女兒安排進銀行工作。此后,鄔某便多次以請客吃飯、送禮為由,從被害人施某處騙得人民幣20萬元。

 

其他手法:除上述以為子女找工作為由詐騙錢財外,實踐中大量出現冒充拆遷工作人員,以幫助多獲得補償款或分得更好的安置房詐騙拆遷戶的財物,或者謊稱認識政府工作人員、司法人員,可以幫忙打招呼辦理各種證照、逃避法律責任等方式進行詐騙。

 

詐騙特點:這類詐騙犯罪案件一般都是熟人作案,利用被害人需要解決子女就業、法律糾紛等問題的迫切心理,以打招呼說情、請客吃飯為由,騙取被害人的財物。這類案件一般較難偵破和認定,一是有些問題經過一定程序得到解決后,被害人以為是由于犯罪分子從中幫忙,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即使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但出于面子問題或自己本身行為的違法性,不愿意報案。

 

防范策略:子女就業、房屋拆遷、法律糾紛等問題應該通過正常的途徑解決,可以自己主動與相關部門溝通,進行咨詢調查,對“熱心人士”的底細也應該進行深入地了解,特別是一旦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一定要保留好證據材料,第一時間報案。

 

手法四:緊急救助

 

典型案例:被害人吳某是一名退休教師,與妻子長期分隔兩地,某天接到一男子電話,自稱是吳某妻子的侄兒,目前正在南京出差,過兩天來無錫。次日,該男子又與被害人聯系,稱自己在南京嫖娼時被公安查獲,讓吳某幫忙交30000元保釋金,并請求吳某不要告知家人。被害人吳某在匯出30000元后再次接到該男子電話,讓其再匯款60000元用于交納公安機關罰款。此后,該男子再次給吳某打電話,表示要200000萬元才能保釋,讓其繼續匯款。此時,被害人吳某發覺上當受騙,遂報案。

 

其他手法:類似上述作案手法的還有冒充學生的老師、同學給家長打電話,以在校學生發生車禍急需手術費用為由詐騙家長錢財。這類詐騙手法都屬于電話詐騙。實踐中,常見的還有通過打電話告知被害人中獎、銀行卡被盜用、退稅、涉嫌刑事犯罪等方式騙錢。

 

詐騙特點:這類詐騙方法一般都是異地電話聯系被害人,告知被害人其家人或自己發生意外情況,讓其匯款至指定賬戶。老年人缺乏一定的法律常識,更容易上當受騙。電話詐騙一般都是團伙或是犯罪集團作案,組織嚴密,分工具體,有人負責打電話,有人負責取款,給偵破和追贓帶來很大困難。

 

防范策略:騙子所掌握的電話號碼,大多從網上或被害人親人手機中獲取,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老年朋友接到此類電話,首先不要慌張,要多方進行驗證,不要輕信對方提供的電話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