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就是給自己找個伴兒,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改變,不僅年輕人的離婚率逐年攀升,老年人的離婚率也越來越高。鎮江潤州法院今年受理的老年人離婚案件數量比去年翻了一番,甚至有兩三起離婚案件的當事人均為八十高齡的耄耋老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這些結婚時間長達十年或者更久的中老年夫妻走上了離婚的路?讓我們來看看現實中的案例會告訴我們怎樣的答案。

 

劉老漢,和老伴結婚50多年了,家中四世同堂,按說日子應該過得和和美美,可他卻在今年8月向法院遞了訴狀要求離婚。據劉老漢說,這么多年一直和妻子沒鬧過什么大矛盾,現在年紀大了,應該享享福了,可妻子總抓住財政大權不松手,雙方漸生齟齬,劉老漢甚至連馬上搬出這個家的想法都有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劉老漢希望享享福的想法無可厚非,但如果一味按著劉老漢的意思來,一對相濡以沫的老夫妻便要勞燕分飛。法官召集了兩人的子女兒孫前來勸解,甚至家中最小的曾孫都參與進來,終于將雙方矛盾冰釋、恩愛如初。事后劉老漢感慨道:“幸虧法庭沒有由著自己的性子,否則我可要悔死了,十分感謝你們的幫助。”此其一,為追求生活質量,消費觀不同而引發分歧。因經濟因素造成的不能承受暫時的經濟困難,不愿意與對方共同度過“經濟危機”,而最終造成夫妻分道揚鑣的不在少數。

 

無獨有偶,同樣在今年8月,又一位八旬老人邁入了法院的大門,一進來就直嚷嚷著過不下去了,聲稱法院必須讓他離婚。在立案法官的安撫下,這位馮姓老人才慢慢將事情娓娓道來。原來馮老與妻子也已相伴半生,婚后還生育了三個子女,感情一直不錯。直到最近幾年,由于年紀大了,身體大不如前,很需要人照顧,兒子均已成家只能偶爾回來看望,妻子也上了年紀對他照顧有些不周,讓他感覺很是氣憤,二人常常因此發生口角,妻子在一氣之下便撇下馮老住到別處,讓馮老很是傷心與失望,于是便產生了離婚的念頭。法官認為兩位老人只是鬧鬧小矛盾,關鍵還是在于勸說馮老的妻子回家,最終馮老的妻子被冒著醋暑數次上門勸說的法官打動,在法官的陪同下一起回了家,此案最終以馮老撤訴畫上圓滿的句號。此其二,日積月累小爭吵引發大矛盾。俗話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對于此類案件,引導老年人自覺地對晚年婚姻進行感情維護,相互寬容體諒,加強溝通和交流,一般都能破鏡重圓。

 

張某,一位年逾八旬的退休老干部,一起特殊的離婚案件的原告,他的遭遇告訴我們黃昏戀也不盡是美滿的結局。六年前,張某經人介紹與趙某相識便登記結婚了,現在年紀大了就指望著妻子能夠多一些照顧和關心,但妻子只追求個人享受,為方便自己活動,竟然將他捆綁在床上,甚至偷偷給他服用安眠藥……,現張某因住所拆遷至今未安置,他無地可待且長年有病只得一直住在醫院,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此其三,因草率再婚難以“相濡以沫”而離婚。選擇年輕配偶的老年人大多經濟條件比較好,一些人為了戶口、房子等物質利益,僅認識數月就登記結婚,婚后又因為種種矛盾很快離婚。這種現象屢見不鮮。

 

當下,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在追求自己的晚年幸福,“二十年前,我們審理的離婚案件中離婚原因比較單一,多是由家庭瑣事導致,而現在的離婚原因除家庭瑣事外,性格不和、觀念的不同等都有可能導致離婚。對中老年人而言,長期的婚后生活中感情上、生活上相互體貼照顧和情趣相投,婚姻生活才能長長久久,才能有一個溫馨、安寧、幸福的晚年。”潤州法院長期從事民事審判工作的張忠娣法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