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矛盾釀成家庭悲劇 花季少年欲殺親奶泄憤
作者:徐州市銅山區人民法院 發布時間:2011-09-06 瀏覽次數:638
母親和奶奶經常吵架,導致家庭關系緊張,孫子小亮因此而歸咎于奶奶,意圖將其殺害。9月15日,徐州市銅山法院公開審理了小亮故意殺人一案,但并沒有當庭宣判。
婆媳間的糾葛
16年前,小亮出生在銅山區(原銅山縣)一個盛產金針菇的村莊,他母親和奶奶婆媳二人間的“戰爭”也隨著小亮的呱呱墜地而爆發。小亮是家族中一脈單傳的獨孫,按理應得到備至的呵護,但為了生計,他的父母不得不整天在田間地頭奔波,根本無暇照顧小亮。無奈下,小亮的媽媽向婆婆求助,想請她幫忙帶帶孩子,可沒想到竟遭到了婆婆的一口回絕。此后婆媳二人勢同水火,每每見面總會發生摩擦,爭執得面紅耳赤。多年后,小亮的母親又產下一個女嬰,年近70的婆婆還是以農活忙為由拒絕帶自己的孫女。和婆婆之間的矛盾逐漸變為和丈夫間的爭吵,夫妻間幾乎日日相互指責、埋怨甚至謾罵,小亮的童年就這樣在父母的爭吵中慢慢流逝。
2011年,由于家庭負擔較重,小亮的媽媽打起和婆婆換地的主意,因為婆婆的地更適合搭建大棚種植金針菇,小亮的媽媽提出要用自家的旱田和婆婆置換土地,但這些土地也是婆婆唯一的生活來源,自然又遭到了拒絕。在家里,小亮的父母再次爆發了爭吵,“既然日子沒法過了,那不如我們一家一起喝(農)藥自殺!”小亮的父親在公安機關調查時回憶起自己爭吵中說的這句話,他說:“我怎么也沒有想到,一句氣話讓兒子當了真。”
小亮的“口頭禪”
雖然家境困難,但小亮的成績卻很好,一直到初中二年級小亮每次的考試成績都在班上名列前茅。可是到了“初二”的下學期,小亮的視力開始下降,于是小亮向家里提出想要配一副眼鏡。就是這一副眼鏡難住生活困頓的一家人,小亮的父母怎么也無法擠出“閑錢”給孩子配眼鏡,只能對小亮一拖再拖。因為看不見黑板上老師的板書,小亮的成績開始下滑,期末考試時僅取得了全班第19名的成績。全班50多個孩子,19名仍然能稱得上是一個不錯的名次,然而對于小亮來說卻不是這樣,他拿到成績單后感覺到的是委屈和難堪。“出去丟人”,從此以后性格內向的小亮常把這句話掛在嘴上。是什么讓他感到“丟人”?是家里買不起一副眼鏡,是一次沒有發揮好的考試,還是自己爭吵不斷的家庭?沒人知道。
暑假結束了,同學們都回到了學校開始新的學期,而小亮卻選擇了輟學,小亮的決定竟沒有遭到父母的阻攔,小亮就這樣放棄了學業,放棄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小亮在家里幫著父母做家務,當父母爭吵的時候默默的坐在一旁,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很少外出。“出去丟人”,小亮說。
憤怒的青春期
輟學后不久小亮被查出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亟需3萬元的治療費用,而媽媽為了能多掙些錢提出和奶奶換地的要求卻被拒絕,爸爸一句“同歸于盡”的氣話被小亮記在了心里,“家里的日子過不下去就是因為奶奶!”敏感的小亮在家人的影響下將這個念頭深深的印在了腦海中。
2011年4月母親再次提起了奶奶不愿意換地的事情,小亮借口出門直奔奶奶家而去。來到奶奶家,正巧家中無人,小亮在屋里一通亂翻,奶奶回來后忙問孫子要找什么,小亮大吼一聲:“我什么都不要,就要你的命!”小亮在堂屋里先是用拳腳將奶奶毆打在地,然后從床下摸出一條麻繩使勁勒在奶奶脖子上,奶奶拼盡全力才從中掙脫,小亮又順手抄起一把斧頭向奶奶脖子砍去,所幸他將斧子拿倒,奶奶僅受到斧子鈍面的擊打。此時奶奶向孫子小亮跪下,求孫子不要殺害自己,面對著跪在自己腳旁奶奶,小亮猶豫了,扔掉了斧子任奶奶隨聞訊而來的鄰居離開。待奶奶離開后,小亮再次撿起斧子將屋里的家具一通砍砸,隨后離開。
小亮的奶奶因為害怕而在親戚家躲了一夜,第二天她在老伴的陪同下到派出所報案,小亮很快被公安機關抓獲,并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為。經過法醫鑒定,小亮對奶奶造成的傷情僅為輕微傷。
“別讓我孫子坐牢”
庭審中,小亮的奶奶作為被害人出庭,她像法官遞交了“諒解書”。她說,孫子是因為自己和媳婦間的矛盾才一時意氣用事,并且沒有對自己造成什么傷害,孫子小亮僅僅是想嚇唬一下自己,她懇請法官:“別讓我孫子坐牢”。
在審理期間,公訴人向法庭出示了相關證據。小亮的辯護人對案件的定性不持異議,但他提出辯護意見認為,小亮具有法定減輕和從輕處罰的情節,并且小亮輟學后在家干家務,其性格內向,因為家庭教育缺失,才導致其走上犯罪道路。
“我們對其犯罪行為表示憎恨,也為他的前途表示擔憂,小亮是未成年人,年齡較小,對社會缺乏了解,易用暴力行為解決問題。本案系家庭糾紛引起,其家庭教育缺失是其犯罪的一個重要問題。請求合議庭對小亮判處緩刑,為其改造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使其能夠重新做人。”辯護人說。
專家稱犯罪緣于心理壓力
徐州師范大學董明偉等心理輔導專家為小亮提供了心理輔導并參加了庭審,他在法庭上從心理學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董明偉認為,小亮走上犯罪道路,與其家庭環境有很深的關系。小亮的家庭結構完整,但功能缺失,家庭成員關系緊張,是導致小亮犯罪的重要原因。他提醒小亮的母親注意,要以自己的行動正確引導孩子和長輩相處。
“家庭環境長期緊張往往會使青春期的孩子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小亮經常有一個口頭語叫做出去丟人,表現出其心理壓力較大,沒有良好的心理宣泄途徑。換地的問題及母親和奶奶的爭吵,使得這件事成為小亮心理壓力的宣泄口。小亮曾反復提及要外出打工,說明其有外出打工的想法,但對自己缺乏自信。小亮,要對自己有信心。要永遠對自己保留希望,也希望你能夠樂觀的面對未來,學習一技之長,擁有一個能夠維持自己生活的一個職業。同時希望小亮的家長,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有溫暖、親情、尊嚴的家庭,去修復緊張的家庭關系。”專家在法庭上如是說。
庭審結束后,合議庭向旁聽庭審的群眾、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媒體代表發放了《征求意見表》,就能否對小亮適用緩刑征求了意見。主審本案的審判長表示,合議庭將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充分考慮群眾民意對小亮進行量刑,本案將于近期作出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