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前母子反目成仇 十二年后母子終歸團圓
作者:楊貴亮 發布時間:2011-08-26 瀏覽次數:527
“真的太感謝你們銅山法院的法官了,讓我們母子重歸于好,不然,我們的官司還要打下去,這下好了,我們不打了,再也不打了。”兒子扶著母親步履蹣跚的走出了法庭。
這是8月24日在銅山法院執行局上演的動人一幕,反目成仇的母子在十二年后,在執行法官楊貴亮的耐心調解下,終于冰釋前嫌,抱頭痛哭,重歸于好,一家人終于團聚,享受天倫之樂。
張某今年已經七十四歲,膝下育有三個兒子,一家人都在轄區某煤礦生活,十二年前,由于老伴去世,只能依靠單位發的一百余元的生活補助維持生活,于是1999年一紙訴狀將三個兒子告到原九里區人民法院,要求他們每人每月給付贍養費100元。其余兩個兒子都同意,唯獨二兒子崔某不愿多付,辯稱父親在世時,崔某每月付贍養費五十元,母親在處理家庭矛盾時不夠公正,使其有些看法,且自身身體有病,單位效益不好,還要撫養孩子,只能每月付母親贍養費四十元。法院經審理查明崔某因其不常回家,對母親生活起居不予過問,還因其父出殯時與母親及兄弟發生矛盾,母子關系更加不和睦,遂依法三被告自一九九九年六月起每人每月付原告贍養費六十元。原告以后生病所花醫療費憑票由三被告平均分擔。
判決生效后,十二年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母子之間就不停的執行,不停的打官司要求提高贍養標準,后來又因為原告生病所花醫療費引起紛爭,一家人真是鬧得不可開交,進法院更是家常便飯,也因為官司筋疲力盡。2011年,由于區劃調整,原九里區的部分案件移交銅山區人民法院辦理,此案由楊貴亮法官辦理,他認真查閱了卷宗,了解案件的具體情況后,又到雙方的街道、單位走訪調查,了解到原來的執行人員連續兩年直接從崔某的工資中扣劃不少錢,使崔某的生活陷入困境,更激化了矛盾。了解到這一情況,楊法官并沒有直接對崔某采取執行措施,而是把他們母子請到法庭,各拿著自己的材料和賬本進行對賬。經過一個上午的努力,終于弄清了各項費用。到此本案可以結案,但執行法官考慮以后還會到法院繼續執行,還會鬧矛盾,想讓他們和好。便把母子分開,單獨做工作,經過執行法官苦口婆心,不厭其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講到母子情深,養兒的不易,崔某留下了眼淚,講到兒子身體有病,家庭困難,母親也為之難過表示理解。經過母子的同意,執行法官準備讓他們在法庭好好談談心,沒想到動人的一幕出現了,原來反目成仇十二年不來往的母子,這次兒子見到母親后,一下子雙膝跪在母親的面前,叫一聲“媽”,便泣不成聲。這時母親趕緊扶起兒子,淚流滿面叫一聲“兒啊”。母子抱頭痛哭。在場的人都在感受這母子重新和好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