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因中風變癱瘓 啃老族經判決愿贍養
作者:陳伊然 呂楊 發布時間:2011-08-09 瀏覽次數:555
近日,大豐法院成功判決了一起因兒子不愿贍養父親而引發的贍養糾紛案件,經法院宣判后,當事人表示服從法院判決,愿意擔當起贍養父親的責任。
事情還得追溯到2007年的秋天,夏某因中風兩度住院,最后因無錢治療被迫出院。夏小某作為夏某的親生兒子,不僅對夏某不聞不問,甚至拒絕為其父支付住院費用。老父一怒之下,將兒子告上法庭。在審理中,承辦法官了解到,夏某經營著一家百十平方米的門市主營海鮮產品,家住二層農民式別墅,生活較為富足,父子關系還算融洽。自從夏小某結婚后,父子關系逐漸變了味,夏小某成了名副其實的“啃老族”,只知道要父親幫他買房、買車甚至要求補貼家用而不知對父親噓寒問暖,夏某傷透了心,父子反目。夏某因中風入院后,夏小某只是禮節性的前去看望,而對于父親的醫藥費分文未付,父子之情在這一刻顯得尤為的寡淡。夏某兩度因中風入院,出院后半身不遂至今,且還患有肺膿瘍,被評定為肢體二級殘疾。夏小某得知這一情況后,只表示愿意負責夏某最基本的生活開支,對于醫療費用分文不付。大豐法院于近日做出民事判決,判決夏小某每月支付夏某生活費400元,夏某今后的醫療費及住院期間的護理均由夏小某負擔。判決書送達后,夏小某表示服從判決,不會上訴。
“百善孝為先”,近年來,大豐市法院受理了多起因子女不愿贍養年邁的父母而引發的贍養糾紛案件,引發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和社會民眾的反思。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而在現實生活中,就有些人漠視道德感,只向老人一味地索取,而當老人被“榨干”后,就對其不聞不問,甚至產生了把老人一腳踢開的惡劣的想法,是對我們敬老愛老的美德極大的踐踏。法律是道德最后的防線,我們用法律維護老人們“老有所養”的權利,我們用法律將一群“啃老族”變成“養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