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上午9時,阜寧縣法院辦公樓前鞭炮齊鳴,阜寧縣8名曾經的“迷途羔羊”,懷揣高考錄取通知書,帶著喜糖,登門叩拜他們的恩師--該院刑事審判庭庭長季益嶺,感謝他及時的關愛與呵護,幫助他們踏上了展翅騰飛路。

  此情此景,令許多過往的群眾及該院的干警為之動容。一名普通刑事法官為何受此敬重?采訪中筆者找到了答案。

  普法“園丁”

  季益嶺曾是一名中學教師,在三尺講臺奮斗了11個春秋,1995年他以優異成績考進了人民法院,走上了懲惡揚善的執法崗位,從事少年審判工作。

  這年的盛夏,阜寧某校發生一起學生意外傷人事件,季益嶺感觸很深,由此與校園普法結下了不解之緣。

  曾經的“靈魂工程師”,十分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特點,懷著對校園、學生深厚的感情,決心以法槌為教鞭,讓在校學生遠離犯罪,在蔚藍的天空下愉快地成長。

  校園普法看似簡單,其實不易。為了讓“庭外課堂”產生效應,季益嶺查閱了本院近10年在校學生犯罪情況的資料,并認真進行研究、分析,當年即寫出了2萬余字的講課稿,先后在3個中小學進行宣講,就受到廣泛的好評,季益嶺便一舉成名。據統計:2004年以來,他分別在阜寧、明達等20余所中小學給近10萬名學生上了法制課,全縣六所學校同時聘任他為“法制副校長 “。

  王某與李某都是阜寧某校的高二學生,二人平時都喜愛踢足球。王某是巴西隊的鐵桿粉絲,而李某則是德國隊的忠實崇拜者。一天晚上,兩人各約請了幾名球迷悄悄地來到室外,以切磋球藝為名欲比高低。誰料,兩個小伙伴從吹捧各自的球隊,到炫耀個人的技能,加上同伴起哄,兩人擺開了決斗的架勢。李某人高馬大,連摔王某兩個跟頭,引起場外的同學的陣陣喝彩。李某得意地說:“小子,服氣吧,你的隊絕不是我的對手。”王某聽后惱火難忍,乘李某不備,拿起身邊的一根木棍揮向了李某,李某頓時痛苦地倒在地上,經鑒定腿部骨折。

  第一時間,季益嶺趕赴學校,立即上了一個現場法制教育課,他緊密結合此次事件的實際,認真分析了成因、教訓并指出李某所負有的過錯責任等,字字句句擲地有聲,使參加聽課的師生受到了極大的教育和啟迪。隨后,在季益嶺的幫助下,組織了三方進行案前調解,妥善地化解了這起紛爭。三方齊聲稱贊:“好園丁是師生們的良師益友。”

  護花“使者”

  “情系校園潤新苗,愿作春泥更護花。”這是阜寧一位名師送給季益嶺的題字。字如其人,名副其實。

  幾年前,鐵路沿線的某鎮一名初中女生放晚自習騎車回家途中,遭到一名醉漢江某的攔截,江某對該女生進行毆打,后又拖到路邊的菜地里施暴,使該女生身心受到嚴重摧殘。這是一起社會影響極其惡劣的攔路強奸女中學生的案件。本案的受害人父母長期在外勞務,家中僅有爺爺幫助照顧,屬于農村留守的老弱人員。案發后,驚動全縣。尤其是在一些女生家長中產生恐慌,不少家離學校很近的家長白天都按時接送學生,有的在外打工的家長只好放棄工作回來照顧子女,而該案的處理一度也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江某被抓獲后,公訴機關起訴到法院。江某的親友通過各種社會關系找到季益嶺說情,以江某醉酒后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為由,希望從輕發落。義憤填膺的季益嶺當即予以拒絕:“如果受害人是你的女兒你會怎么辦?”案件在庭里討論時,他明確表示:“受害人事發后精神一直處于高度恐懼狀態,無法正常學習和生活,已被迫休學。在案發當晚因故未能及時接送受害人的爺爺,痛悔莫及,一病不起。被告人的行為給受害人及家人帶來了巨大的精神損害,且不能依法落實精神賠償。量刑必須從重,才能平息民憤!”隨后江某被從重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

  保護女學生的身心健康,責無旁貸。為此,季益嶺創新思維,先后在所在的學校運用局域網、宣傳欄等陣地開設了三個“防衛平臺”,幫助女學生運用法律武器提升維權能力。在此同時,他又組織本庭女干警到全縣多所中小學校,向女學生們面授如何防范校園內性侵害的相關知識以及法律常識。這一連串的動作,給校園帶來了安全感,為女學生舒心讀書提供了有力保障,該經驗分別被上級法院推廣。

  引路“向導”

  徐某因父母長年在外打工,受到一些不良朋友的影響,僅為支付數十元的飯店飯食帳,一念之差將鄰居家1000余元現金竊走。案發后,他及時退清了錢款,且悔罪態度較好。

  為了讓徐某重新做人,季益嶺在依法對其判處了免予刑罰處罰之后,考慮其學習成績一直很好,親自登門將案情及判決結果告知學校領導,并以其主觀惡性程度不高、后果不重、積極認罪退贓等理由,說服校領導為徐某保留了學籍。重新上學的徐某非常珍惜這次機遇,通過刻苦學習,去年順利考取了一所理想的高校。

  在辦案中涉及未成年被告人權益的關鍵證據,他一直是慎之又慎,嚴格防止“誤傷”。去年他承辦一件尋釁滋事案,有一被告人朱某當庭提出自己尚未成年,戶籍登記有誤。季益嶺立即與公訴人取得聯系,并帶著書記員來到被告人住所地,走訪其鄰居、接生醫院和就讀學校,終于查清其作案時確系未成年人,最終依法從輕對朱某進行了判處。宣判時,季益嶺鄭重地對朱某進行了語重心長的教導,指出其行為可能給其一生造成不良影響,希望他痛改前非。朱某感動得淚如雨下,當庭表示誠心悔過,永不違法。

  挽救一個失足少年就是對社會多盡一份責任,做好其教育、挽救工作 “既要有雷霆手段,更要有菩薩心腸”。季益嶺多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從未間斷。為了踐行其諾言,他在庭里對所有未成年罪犯都建立了檔案,對判處緩刑的均落實了切實可行的幫教措施,定期與有關部門、有關人員聯系,對未成年罪犯進行走訪,了解未成年罪犯的工作、學習、生活情況,及時對他們進行警示教育。近年來,他所判處的未成年被告人無一重新犯罪,他所在的刑庭也被團省委、省高院、省綜治辦聯合表彰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

  真情付出,贏得了敬重。近年來,季益嶺七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三次被表彰為全縣綜合治理先進個人和“嚴打”工作先進個人,被市委、市政府和市中院榮記個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多次被評為院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辦案能手,今年2月又獲得了“鹽城市首屆知名法官”的光榮稱號。

  季益嶺,可敬的法制校長!校園普法陽光燦爛,愿你繼續唱響育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