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用卡的普及,崇安法院受理的信用卡糾紛案件數量逐年增多,訴訟標的也不斷增加。2008年受理案件494件,2009年受理案件5492010年受理案件792件。在該院受理的信用卡糾紛惡意透支金額也不斷增加。2008年之前該院受理的信用卡糾紛案件訴訟標的額普遍較小,大部分在5000元以下,2009年全年標的滿1萬元的有142件,2010年涉案最高標的達32萬,今年僅1季度就有4件超過10萬元。

 

信用卡透支的情形日趨復雜化,惡意透支現象也日益增多。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形:

 

利用他人身份證復印件、冒用他人簽字申領信用卡。20108月,該院審理一起該類信用卡糾紛案件。一位八旬老太成了被告,原因竟是老太用信用卡消費了2000元不還錢。“我不會寫字也不知道信用卡怎么用。我有退休工資,兒女孝順,不缺錢用,我是被冤枉的”老太一邊說一邊懇請法官查明真相。承辦法官在接手此案時就覺得蹊蹺,一個不會寫字的老太怎么會去銀行填寫信用卡申領表?后經審理查明,該卡確系他人冒領后透支使用。

 

一人多卡惡意透支,隨即銷聲匿跡。一人擁有多家銀行的卡,意味著可透支消費的額度增加了,對于消費欲望強烈,自控能力又差的人,很容易無計劃刷卡。近日,崇安法院審理一起信用卡詐騙案件。被告人王某在校時就開始申領信用卡。王某稱信用卡能解燃眉之急,自己十分喜歡用信用卡。沒想到,才畢業幾年,王某從剛開始持有1張信用卡到現在的7張信用卡。“花錢容易,還錢難”,在王某將信用卡當成取款機后,面對王某的會是法律的制裁。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審理中。

 

在家用電器等銷售商家代他人多次刷卡以增加信用額度進行透支等。該院曾審理一起此類案件,被告戚某原信用額度只有1萬元,但她在多家商戶代他人刷卡消費后信用額度直線上升,透支本金達10萬多。經查,戚某的大部分費用都是用于吸毒。這樣的揮霍無度讓戚某嚴重依賴信用卡,直至戚某微薄的工資讓他捉襟見肘,無力償還。

 

專門的特約商戶為持卡人辦理透支套現業務,并收取一定的返點。這種非法業務尤其受到80后的青睞,有些是做小生意的年輕人,在資金緊缺時進入這種特約商戶進行套現,有的是一些不務正業的小青年為追求奢侈消費而進行套現的專門手段。

 

法官建議:一是要加強與銀監會的溝通交流,及時反饋案件審理中發現的新問題,建議銀行業構建健康、穩定的信用卡市場秩序,適當提高信用卡申領門檻,不盲目追求發卡量,不因搶占市場份額而忽視信貸風險。

 

二是向各銀行發出司法建議,建議建立健全的信用卡審查機制,要求申領人填寫申領表時面填面簽,并提供相應的資信證明。銀行系統可共享客戶資信情況,尤其針對一人申領多卡或有不良記錄的申請人作實質性審查。

 

三是與公安部門建立信用卡犯罪專項聯動機制,在案件審理中一旦發現信用卡犯罪線索,立即移送公安偵查,兩部門通力合作,嚴厲打擊信用卡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