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句容法院調解了一件因結婚“鬧喜”而導致發生矛盾的身體權糾紛。

 

“鬧喜”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風俗習慣,向結婚新人要喜糖、喜煙亦是代表婚慶吉祥的活動。201151日,正是句容后白鎮某村村民吳某家兒子娶媳婦,婚禮排場熱鬧非凡。當新人婚車經過村民陳某家門口時,與吳某熟識的陳某及其他村民圍著婚車“鬧喜”,要求新人發喜糖、喜煙,不發暫不放婚車走,正當大家沉浸在“鬧喜”的歡樂氛圍中,同村村民王某走到陳某面前,很兇狠地說:“你沒吃過糖、煙啊?”當即從身上掏出一張100元紙幣往陳某面前一扔,頓時眾人都覺掃興。陳某見此情景,一氣之下將錢撕了,旨在回擊王某。這時王某突然揮起拳頭打向陳某,當即陳某受傷流血,雙方便發生了糾紛,后因陳某受傷嚴重,被村民送入當地醫院治療,而王某拒付醫療費,兩人矛盾進一步擴大。于是一場喜慶的“鬧喜”,變成了一場“鬧劇”。

 

20116月,原告陳某訴至法院,要求被告王某賠償醫療費等各項損失計人民幣7000余元。最終,經承辦法官的大力協調與教育,最終達成了調解協議,被告當場賠償原告5000元。事后,王某萬分后悔地說:“這次就是花錢買個教訓,以后再也不能這么沖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