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南京訊:既要創造審判質效好成績,更要實現案結事了

今年6月,南京玄武法院受理了一起拆遷糾紛案。承辦法官在庭審中了解到,200710月,南京市城市建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拍賣競得玄武區北苑南郵地塊,并于今年2月合法取得該地塊。318,當該公司施工隊進入現場勘察時,數百名拆遷居民無端闖入工地,阻撓施工。雖經街道、派出所多次協調,但拆遷居民仍繼續阻撓施工,致使開發公司停工,矛盾異常尖銳。為減少停工損失,該公司以排除妨礙為由訴至法院,要求鬧事居民停止阻撓施工,并賠償因停工造成開發公司經濟損失160萬元。

由于訴訟雙方矛盾較大,鎖金村法庭法官幾次調解都沒有奏效。有人提出,此案訴訟雙方矛盾大,繼續調解,也難有結果,還延長了案件審理天數,影響法庭審判質效指標的排名,應盡快判決結案。庭長高偉及時統一合議庭人員的思想:此案雖能判決結案,但如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就會造成案結事不了。寧愿審判質效排名受影響,也要徹底化解糾紛。在庭長的帶領下,法庭組成了案件協調小組,邀請街道的人民調解員共同參與調解。經過深入細致的工作,訴訟雙方終于達成了調解協議,一起激化的開發用地糾紛得到圓滿解決。

南京中院充分肯定了鎖金村法庭的這一做法。在大學習、大討論中,南京中院領導聯系實際梳理了種種法官辦案重效率輕效果,重裁判輕調解,重指標輕止爭息訴等表現,組織法官深入開展學習討論,確立了新的審判政績觀:既要創造審判質效指標好成績,更要案結事了,實現案件質量、效率、效果的有機統一。

南京法院創新方法,采取優化審判資源配置,充分調動審判人員積極性,完善和落實審判考評機制和保障機制等多項措施,促進案件質量、效率、效果的統一。江寧法院今年前幾個月,收案數位居全市第一,在市中院25項審判質效指標排名中,有8項指標包括未申訴、申請再審率、向上級法院投訴率等排名第一,14項指標排名前三位,較好地實現了辦案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既要嚴格司法,又要服務和促進經濟發展

不久前,南京中院受理了一起專利糾紛案。法官在審理中得知,蔣建華與南京希科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合同,約定將自己擁有的一項專利獨占許可給希科公司實施。20007月,蔣建華在希科公司不知情的情況下,又將專利權轉讓給了珠海匯賢企業有限公司。20047月,認為自己已經受讓了專利權的匯賢公司,以2000年以來希科公司一直未向自己支付提成費為由,書面通知希科公司解除合同。因為希科公司不承認匯賢公司為合同當事人,每年堅持按約向蔣建華支付專利提成費,理所當然地拒絕了匯賢公司的要求。于是,匯賢公司一紙訴狀將希科公司起訴到法院,請求判令解除希科公司合同,并向其支付專利使用許可費40萬元、違約金100萬元。

面對典型的一女二嫁矛盾,南京中院認為,此案如果簡單判決,原、被告及第三人蔣建華必將由合作伙伴反目為仇,具有較高市場價值的專利很可能夭折。

為平衡各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不使專利成為訴訟中的犧牲品,承辦法官反復做原、被告雙方思想工作,耐心細致地做法律釋明和調解疏導工作,引導當事三方認清關系破裂的危害。

最終,南京中院調判結合,按照保護在先權利原則,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同時促成被告同意合同書中蔣建華的全部權利和義務一并轉讓給原告,被告自同意之日起以原告為合同當事人,繼續履行合同義務。

至此,一項險些夭折的專利重煥生機,因一女二嫁對簿公堂的兩家公司握手言歡,并肩走上科技創業新路。

知識成果凝聚了權利人的智力勞動,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對涉及知識產權糾紛的案件如果簡單判決停止侵權,不僅權利人的利益得不到合理的補償,更重要的是知識成果得不到推廣和應用。南京中院知識產權庭庭長王旺林說。為此,該庭把司法調解貫穿訴訟全過程,今年以來,該院審結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中,一大批因訴訟而束之高閣的知識成果得以起死回生,使知識產權審判成為知識成果轉化的加油站。

大學習、大討論中,南京法院的法官們聯系審判工作的實踐認識到,審判工作必須要嚴格司法,但又要牢牢把握司法為民的宗旨,依法服務大局和促進經濟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各類新類型案件大量涌現,該市法院法官自覺地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指導,注意把具體案件的裁判放到黨和國家的全局中去考慮,放到促進社會和諧、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中去把握。

去年9月,南京棲霞受理了黃某等43人訴南京金陵石化公司要求確認股東會決議無效案。法院查明,金陵公司于20061月經改制設立后,包括原告在內的4050名技術骨干相繼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并離開金陵公司到其主管業務相同的設計公司工作。金陵公司在對離職股東上述行為予以挽回無效的前提下,召開股東大會修改公司章程,對離職股東的權利予以限制。此案涉及面廣、影響大,如果機械地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對本案進行判決,不僅將損害改制公司的利益,使改制公司分崩離析,還會造成地方經濟不穩定。鑒于此,該院在對案件仔細研究的基礎上,依照公司法理論,做出了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判決,南京中院依法維持原判。此案的判決,得到社會各界廣泛地稱贊。

既要提高學歷水平,更要提高化解糾紛的能力

據南京中院教育培訓處提供的一份材料顯示,該市法院法官獲法律本科學歷人數占全市法院總人數的73.8%,其中法碩、博士生占法官總人數的24%,另還有78名法官在繼續攻讀法學博士、碩士。全市法院每年教育培訓的投入超300萬。

然而,南京中院的領導發現,法官的學歷與法官實際化解糾紛的能力并不是必然的正比關系。在大學習、大討論中,南京中院黨組認識到,加強法官隊伍建設,提高法官司法能力,既要提高學歷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司法化解經濟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

司法能力不是簡單的司法技巧,而是一種綜合能力,突出表現為認識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認識和把握法律精神的能力。市中院院長周暉國說。

記者在南京法院采訪,目睹了南京兩級法院一幕幕服務大局求和諧,集思廣益辦鐵案的場面。

在市中院,由中院研究并確定的14個重點調研課題,其中《關于司法保障民生的調查與思考》、《關于我市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司化改造后股權變動糾紛案件的調研》、《走向和接近司法救濟》、《和諧訴訟機制的理論與實際運作》等課題直面司法現實,引領全市法院破解司法難題。專題組織的業務研討、經驗交流、新法律法規學習班一個接一個;從案件中提煉總結的《司法實務探究》、《精品案例分析》等書籍,帶著油墨清香新鮮出爐

各基層法院的學習研討活動也是一浪高過一浪。

秦淮法院自發成立的審判長聯席會每周三下午討論復雜案例、交流辦案心得;下關法院從1月份開始,開辦民商事審判法官論壇系列活動,請調解率高的法官傳授調解經驗,請辦案效果好的法官介紹辦案技巧;玄武法院、雨花法院組織法官圍繞和諧司法開展社情民意的調研活動,著力破解司法難題,一批調研文章得到上級法院和區委的充分肯定。

法官司法能力的提高,突出表現在許多法官不機械辦案,能從法律、社會、人民多維視角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能以是否促進社會發展、社會和諧來檢驗辦案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這是許多區縣委領導對法官辦案理念轉變的評價。

既要打造特色品牌,又要避免出現短板效應

近年來,南京各法院結合區域發展特點,深化改革,著力創造自己的審判特色,許多經驗和做法得到人民群眾和上級法院的充分肯定。然而,市法院的領導在調研中發現,有的單位一些工作特色經驗在全省甚至全國有較高的知名度,但也存在明顯短板,有的因短板效應影響和制約了法院的爭先進位。

大學習、大討論中,周暉國深有感觸地說,十七大報告提出以求真務實作風推進各項工作,多干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法院建設的實踐啟示我們,實現法院的全面發展,必須打牢基礎,既要打造特色品牌,又要避免出現短板效應

根據中院黨組的部署,市中院和各基層法院領導分別用一個多月的時間開展調研活動,細致梳理排查影響和制約法院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并對癥下藥,逐一解決。

審判績效指標不理想是影響和制約全市法院爭創全國先進的一塊短板。南京中院黨組在認真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加強管理,采取領導與部門簽定責任書,實行績效指標考核一票否決,加大考核督導力度,優化審判資源配置、完善審判保障機制等措施,二季度全市法院審判效績指標排名有明顯進步。

記者在基層法院采訪,也切身感受到各法院堅持對癥下藥,著眼全面發展破短板的實招。

秦淮法院的老年法庭少年法庭維護消費者權益法庭是南京一張響當當的名片。在大學習、大討論中,他們針對案多人少,部分法官重案件法律效果輕社會效果的問題,在法官中強化社會主義和諧司法理念的教育,開展和諧司法專題調研和研討,并采取目標引導、考核督查、典型示范等五項機制,促進了法官辦案指導思想的轉變。

江寧法院在案件審判質量的精細化管理上創造了經驗。在大學習、大討論中,他們在梳理影響法院跨越發展的問題時,發現一些法官存在重本位輕大局的傾向,于是,他們在全院開展司法服務大局的專題研討,深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教育,打牢法官審判服務大局的思想基礎,同時開展精品案件的評選活動,把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作為評選的重要條件進行引導,并將此納入考核內容。該院的做法得到區委和上級法院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