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淮安訊:625下午,淮陰區法院根據區委解放思想主題教育活動調研排查階段工作的要求,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邀請11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行風監督員來院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該院領導班子成員和部分法庭庭長參加了座談會。

座談會上,該院院長顏赤首先向代表、委員和行風監督員介紹了法院工作的基本情況,并介紹了解放思想主題教育活動開展情況,真誠地希望11位同志對法院工作、法官辦案等方面多提寶貴意見,為法院更好的服務全區經濟發展大局、構建和諧法治淮陰獻計獻策。11名同志在肯定近幾年法院工作成績的同時,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具體表現在四個加強

一是加強對外宣傳。法院要加強對法院整體工作、特色工作、執行難、重大典型案件、有震懾性的案件、優秀法官的宣傳,要通過多角度、多形式的宣傳,將宣傳的觸角深入到鄉村、社區,促進基層干部依法治理,農民依法維權。不僅要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宣傳外,還可立足法院實際,通過法院立案大廳、審判法庭墻壁,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如漫畫宣形式傳法律。

二是加強溝通協調。一些代表提出不太了解法院工作,老百姓對法律、對法院工作了解得太少,這說明法院在平時的工作中與代表、委員、基層百姓的溝通力度還不夠、密度還不強。在肯定上半年邀請代表委員、基層群眾參與案件執行,組織案件庭審旁聽,召開代表、委員、當事人座談會,深入街道、鄉村法律宣傳的基礎上,法院要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工作,在具體案件處理上要與黨委、政府、企業單位、村(居)委會、群眾多溝通、多協調,力爭做到案結事了。

三是加強基層建設。針對基層法庭力量配備不足,不能適應鄉村百姓法律需求的狀況,代表提出,建議法院能夠增加法庭人員配備,并經常與轄區鄉鎮政府有關部門共同調解糾紛,從而有助于促進社會和諧,也有利于緩解法院案件大量增長的壓力。

四是加強對弱勢群體的保護。當前,有的群眾生活比較困難,遇到合法權益受損,比如醫療糾紛、交通事故等,無經濟能力打官司,不懂法律也請不起律師,往往忍氣吞聲,或者即使打官司也無所適從,不會舉證等等,影響其權益的保護,甚至直接導致上訪告狀,造成社會不穩定,希望法院能夠加強對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

座談會結束之前,該院院長顏赤就代表提出的部分問題一一作了解答,對代表提出的“執行難”問題,顏院長說:“執行難問題仍然存在,并在一段時期內很難得到根本解決,執行難表現形式多樣,如被執行人難找,財產難找、難動,有的被執行人無履行能力,有的財產需要變現、置換,周期較長,涉村涉府案件難度較大,也不排除有個別執行人員的消極執行行為”,顏院長表示,該院將進一步加大執行力度,加強對執行人員的管理,采取如公告執行、限制高消費執行、懸賞執行、集中查詢、凌晨行動堵“老賴”,建立執行聯動機制、執行震懾機制、召開執行兌現大會、執行救助等多種形式緩解執行難,盡最大力度保護被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對代表提出的保護弱勢群體問題,顏院長說,該院已采取如實行訴訟費緩減免措施,讓有理無錢當事人打得起官司,今年上半年該院已緩減免訴訟費20余萬元,同時積極為符合條件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指定代理人,為無經濟能力的民事案件當事人聯系法律援助。最后,顏赤院長代表淮陰區法院黨組表示,將盡快整理出代表委員、行風監督員的意見和建議,納入院黨組的工作日程,安排落實,并在7月初通過媒體等形式將法院上半年的工作情況、下半年的重點工作和主要措施、解放思想整改情況、意見和建議落實情況向代表委員、行風監督員匯報,向廣大人民群眾公布,法院工作希望得到全社會的監督和支持。

針對代表委員們提出的建議和意見,顏赤院長代表淮陰區法院黨組表示,將盡快整理出代表委員、行風監督員的意見和建議,納入院黨組的專題工作日程,研究落實,并在7月初通過媒體等形式將法院上半年的工作情況、下半年的重點工作和主要措施、解放思想整改情況、意見和建議落實情況向代表委員、行風監督員匯報,向廣大人民群眾公布,從而使法院工作得到全社會的監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