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金壇法院水北法庭法官的陪同下,家住金壇堯塘鎮謝家村的楊某來到其哥哥家,向兄嫂賠禮道歉,兄弟握手言和,并將母親接回家贍養,一場因為贍養問題曾經鬧得不可開交的矛盾在法官的耐心巧妙調解下化干戈為玉帛,案件得以順利解決,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2014711,家住金壇市堯塘鎮謝家村的楊氏兄弟因贍養母親產生矛盾,哥哥氣憤至極伸手打了弟弟,弟弟也還了手,雙方發生沖突并廝打。201482 日,弟弟把哥哥告上了法庭,要求哥哥賠償醫療費等6500余元。金壇法院受理后,法官認真梳理案情,并到村委會實地調查了解,得知兩人的矛盾因贍養母親而起,兄弟倆年齡相差12歲,從小哥哥在弟弟面前就是權威,弟弟從沒有敢違背哥哥的意見,因為贍養母親,弟弟稱在市區工作還要上夜班,總拖延將母親接到家中贍養。20142月,母親因腦血栓導致半身不遂,照顧母親的任務加重,弟弟便又拖延贍養母親,于是導致本案的發生。如果法院按照法律判決,兄弟倆矛盾越鬧越深,親情越鬧越疏。

 

承辦法官認為,雙方主張醫療費是假,斗氣是真。若是判決極有可能激化雙方矛盾,必須立足調解才能真正化解矛盾,延續親情。為此,法官多次做當事人工作,明其理,動之情。法官在村委會和司法所的協助下,采用“背靠背”和“面對面”多種調解方式,回顧兄弟倆的親情路程,最終經過耐心疏導,當事人慢慢解開心結,促使雙方達成和解意向。1021日下午,辦案法官陪同弟弟到哥哥家中,弟弟當面向哥哥、嫂子真心賠禮道歉,哥哥也撤回了對弟弟的起訴,雙方互不追究其他民事責任,最終握手言和;弟弟也于當日把母親接回家贍養,并達成協議輪流贍養母親,2月輪流一次。案件得以調解結案,一家人的親情得以維系,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